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宋朝在地方行政制度上的变化莫过于改道为路,每一路各设四个监司官,称为帅、漕、宪、仓,分别掌管军政、财赋和刺举、邢狱、常平仓和农田水利等诸多事务。诸司互不统属、互异互补、互申互察。这一设置在当时(       )
A.推动了刺史制度的形成B.出现了权力失衡的现象
C.不利于统一国家的巩固D.造成了运行机制的迟缓
2023-11-11更新 | 934次组卷 | 16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宋初惩晚唐五代以来藩镇坐大、对抗朝廷之弊,实行“强干弱枝”政策,结果以削弱藩镇为目标的“强干弱枝”战略,反而将州县从藩镇的控制下解放出来,一度恢复了自主权。材料意在说明,宋初(       
A.地方具有一定活力B.州县财政匮乏
C.政府政策效果不佳D.中央过度集权
4 . 宋太祖即位后,下诏编写前代史书。宰相王溥主持编纂的《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两书于建隆二年(961年)完成,王溥主持的《五代会要》成书于乾德元年(963年)。此外臣僚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五代的史籍。宋初的上述做法(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B.蕴含固守传统的政治风气
C.以史经世为治国提供借鉴
D.确立崇文抑武的治国方略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秦汉至唐,台谏分立而设。谏官掌规谏献纳,纯为言官。御史负责监察,职在纠察官邪、肃正纲纪。谏官本隶属于门下省,而宋代则谏垣独立,并无长官。而且宋制,台官谏官同为须皇帝亲擢,不得用宰相所荐举。这种变化说明(       
A.权力制约渐趋完善B.官僚队伍日益庞大
C.监察权力独立运行D.君主权力得到强化
6 . 下图为宋代官帽,左右两边长长的翅子足有一米长,据传是宋太祖发明的,用以防止官员上朝时交头接耳。这种长翅官帽(     

   

A.体现出崇文抑武治国理政方针B.有效防止朝廷内部动乱
C.标志着因循保守政治风气形成D.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求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据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司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御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表为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据《宋史地理志》整理)时间州县(     
时间
公元960年111638
公元979年2971860

根据上表中的信息,最有可能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宋初
A.崇文抑武得到贯彻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地方机构人浮于事
9 . 宋代的路分设漕、宪、仓、帅四司,其职责涉及民、财、刑、军及监察等各方面,可以说宋代所创的路级体制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方行政制度。这是因为(     
A.监察机构逐渐固定为行政机构B.官僚选拔和考核较前代更成熟
C.地方分权制衡加强了中央集权D.监察台谏合一强化了君主专制.
10 . 有学者指出,两宋都亡于国内的少数民族,但在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宋朝政治制度的“成功”,这与唐末以来的战乱摧毁了世家大族密切相关。这里的“政治制度”是指(     
A.沿用唐朝藩镇以加强地方控制B.多次推行变法加重财政负担
C.削弱地方实力以加强中央集权D.实行平民政治提升皇权专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