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宋代枢密院的下属机构主要是各个房,宋初有兵、吏、户、礼4房,后来陆续增加,最多时达到25房。此外,还有若干司,如承宣司、兵马司等,南宋时,又添设宣旨院和省马院。由此可见,宋代枢密院的机构设置(     
A.消除了地方割据基础B.提升了军队作战能力
C.反映了崇文抑武策略D.加强了君主集权统治
2 . 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     
A.地方事权分化B.行政效率低下C.武将地位弱化D.边境防守空虚
3 . 宋代是中国第一个留下丰富皇帝肖像画的朝代,而且宋人特别强调肖像的真实性,于是几乎所有皇帝都有自己的“证件照”。这些御容画像被供奉于各地御容殿中,“如朕亲临”,供百姓瞻睹天颜。这些御容画像(     

A.兼具政治和情感的功能B.意在展现皇帝风姿神采
C.营造了神秘抽象的帝威D.凸显了艺术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文官选任中,由中书门下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堂阙”,由吏部负责选任的职位称为“部阙”。下表是北宋元祐与南宋绍兴初期的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统计,大致如下:
知州、通判堂阙、部阙数额对比
年代 通判
堂除阙部注阙堂除阙部注阙
元祐二年八月10411398
绍兴二年闰四月89276223
绍兴五年闰二月98274823
绍兴七年正月109618061
(按:括号内的数字,是该次分阙之前部注阙数。)
这表明,宋代(     
A.文官决策的科学性提高B.文官行政效率大大提升
C.文官选任权力发生异变D.地方行政权力遭到削弱
2023-02-13更新 | 441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咸阳市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宋孝宗在位27年,先后出任宰相的有17人,参知政事更是达到34人之多;同时,孝宗还恢复了宋代立国以来“异论相搅”的祖宗家法,提倡宰臣之间存有不同的政见;另外,还重用他当皇帝之前的部属们制约宰臣,孝宗这些做法有利于(     
A.保障国家决策正确B.强化中央集权趋势
C.把控朝廷中枢权力D.提高国家行政效率
2023-01-19更新 | 405次组卷 | 6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宝鸡中学2023届高三月考(五)文综历史试题
6 . 虽然宋太祖已开始任用文臣,但至开宝五年(972年),宋朝统治下的共235个州府、1334个县中,地方长官仍大都来自武将,“刺史皆以军功拜……以刺史任武夫”,甚至在武将与监军发生矛盾冲突时,宋太祖更相信武将。这表明,宋代初年(     
A.地方管理受历史因素影响B.武职官员占据绝对优势
C.崇文抑武的政策尚未确立D.地方监军很难发挥作用
7 . 中国古代的三个依次延续时期分别是:“骄兵悍将的世界”“文治的时代”“与中国传统政治绝异,政治上依种类分四等”,这三个时期是(     
A.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B.唐、五代十国、北宋
C.五代十国、两宋、元D.元、明、清
8 .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2022高三上·海南·学业考试
真题 名校
9 . 种植桑、枣树是唐宋以降施仁政的象征。宋太祖下诏“广植桑枣者”免税,“伐桑枣为薪者”治罪;西夏有“禁民伐桑枣为薪”的规定;金朝也规定“凡桑枣,民户以多植为勤”,即使户籍少的猛安谋克也须拿出十分之一的土地种植桑枣。上述现象说明两宋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表现在(     
A.疆域拓展B.民户管理C.文化认同D.政权认同
2022-09-11更新 | 4152次组卷 | 49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陕西师大附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太祖时期,他启用陈桥兵变前的亲信幕僚充实枢密院,如拜赵普为枢密使、李处耘为枢密副使、王仁赡为枢密副使。宋太祖意在(     
A.加强官员监察B.集中财权C.提高行政效率D.控制军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