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史》记载:“祖宗(指宋太祖赵匡胤)之时,枢密掌兵籍、虎符,三衙管诸军,率臣主兵柄,各有分守,所以维持军政,万世不易之法。”这一制度的实行意在(     
A.整顿军队加强地方军事力量B.澄清吏治削弱宰相行政权力
C.分权设职防止武将权力膨胀D.崇文抑武提高文官社会地位
2023-06-03更新 | 1041次组卷 | 22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保温训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太祖以士人为司寇参军,改诸州马步院为司寇院,选用官员以律书试判。宋太宗要求“知州、通判及幕僚、州县官等秩满至京,当令于法书内试问,如全不知者,量加殿试”。真宗时,审刑院详议官、大理寺详断官、刑部详复官、三司法直官都由通过法律考试的士大夫担任。此举旨在(     
A.削弱地方司法权力B.保证司法公正清明
C.完善选人用人机制D.构建文官政治体制
2023-06-01更新 | 746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面对灾荒时,宋代政府常常鼓励富人主动赈粮。《宋会要·食货》载“诏诸道州、府被水潦处,富民能出粟以贷饥民者,以名闻,当酬以爵秩”《宋史·食货志》载:“复以爵赏诱富人相与补助,亦权宜不得已之策也”。这种做法客观上(     
A.助长了地方割据势力B.拉平了社会贫富分化
C.体现了以民为本理念D.加剧了官员冗杂现象
2023-05-31更新 | 463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一起考”大联考2023届高三5月模拟考历史试题
4 . 《宋史》记载的60位外戚中,任禁军管理机构三衙长官或地区性统兵官的占41.7%;43位宦臣中,担任军职的占90%,领兵打仗的占41.8%。但后来一些历史论著在研究宋代“祖宗之法”时,却揭示出防止外戚、宗室、宦官等干政取得了突出成效。据此判断(       
A.祖宗之法不为正史采信B.宋朝变革的风气浓厚
C.两类叙述必有一方失据D.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宋时期,宋真宗重用王钦若、丁谓等人,东封西祀,大营宫观。在此背景下,位居宰相的王旦以“祖宗之法”为旗帜,对抗真宗等人越轨的政治行为。由此可见,北宋的祖宗之法(     
A.导致了中枢权力机构的异化B.有利于稳定政治格局
C.为北宋的积贫积弱埋下隐患D.体现了分权制衡理念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叠床架屋”

宋代本身的统治体制,在中国列朝之内缺乏先例,乃是“叠床架屋”、缺乏有机结构的官僚系统。宋代的文官,凭着“差遣”担任指定的工作,大多数官职都是由带着其他官职的人员出任,而那些官员的本来职务,却是由另外一些被“差遣”的官员处理。此外,大多数职位不仅只有一位官员担住职务,同时会有别的官员以“同知”“通判”这一类的名称,与本来奉“差遣”的官员一起工作。在各路以及路下的州县,都有直接由中央管辖的单位派驻,还有分别管理财政、司法、教育、军事的各种官员。但是,这几个单位之间,并没有一些协调的地方主管。

——据许倬云《说中国》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宋代“叠床架屋”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3-05-28更新 | 536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太祖号召“武臣尽读书”,许诺“宰相须用读书人”,表示“事业付之书生”,立誓“不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者”。从制度上提高进士授官品级,任用文臣出任地方行政长官。这些举措反映出宋朝(     
A.吸取前朝的历史教训B.分化事权的政治策略
C.科举制取得繁荣发展D.统治者重视官员选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翰林学士胡宿向宋仁宗进言:“臣窃以殿前、马军、步军等帅臣,统陛下爪牙之兵,为陛下心腹之佐,宿卫宫省、拱扈宸极。凡所进任,固先出于圣意,然后参访大臣,公议既同,方可除授……不宜轻用论荐,以收私恩,或任非其才,则开隙生事。”由此可知,胡宿的建议是(     
A.放松抑武政策B.提高三衙地位C.加强君主权力D.慎选军事将领
9 . 宋太祖即位后,下诏编写前代史书。宰相王溥主持编纂的《唐会要》《周世宗实录》两书于建隆二年(961)完成,王溥主持的《五代会要》成书于乾德元年(963)。此外,臣僚还撰写了不少关于五代的史籍。宋初的上述做法(     
A.凸显了崇文抑武的治国方针B.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诉求
C.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D.践行了程朱理学的政治主张
10 . 宋代诸州除设知州外,另设“通判某州军州事”,简称通判。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国朝自下湖南,始置诸州通判,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尝与知州争权。”据此可知,宋代(     
A.地方事权分化B.行政效率低下C.武将地位弱化D.边境防守空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