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1 . “治与制”

材料一   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

——陆贾《新语》

(炀帝)自恃富强,外思广地,以骄取怨,以怨兴师,若此而不亡,自古未之闻也。

——《隋书》


(1)依据材料一,分别指出秦朝、隋朝短暂而亡的原因。后世王朝借鉴前朝速亡的教训,都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材料二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敝,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三 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丝牵绳联,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方数千里,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于殿陛间,三尺竖子驰传捧诏,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祐集》


(2)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北宋初年的改革措施。
2 . 北宋太宗时期,在枢密院历任长贰之职(正副职位)的19人之中,与太宗藩邸具有渊源关系的一共6人, 居三分之一;不过,若从曾经独自担任枢密院首长的官员来看,却共有5人之多。由此可知,宋太宗时期 枢密院长官的任用
A.打破了贵族政治的束缚B.已经具备一定的民主色彩
C.证明了科举制度的完善D.尚余浓厚的皇帝僚属属性
3 . 曲宴是古代帝王赐宴的一种,其特别之处就在于无事而宴,参加的人员主要是宗室成员、外国使臣以及近密臣僚。下表为北宋初期官员出席曲宴的部分记载。这反映了宋朝
A.边患问题得以解决B.中央集权不断强化
C.科举制度日益完善D.崇文抑武局面形成
4 . 宋代保留隋唐传统官称,仅代表资历、俸禄高低。文官有称为"的衔号,如殿阁学士、修撰等,其实际工作、权力则有差遣决定,多称为权知(或提举、提点)某机构事、充(或判、行等)某职之类,表示为临时委派之职事。此举意在
A.继承隋唐政治传统B.防止官员专擅权力
C.提高士人政治地位D.创新官员监察机制
2020-06-08更新 | 1587次组卷 | 41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德州市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下表统计了北宋历任枢密院长官文、武出身的情况。由此可知,当时(  )
       时间
出身
太祖太宗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
武职出身
正职(人)
366700000
文职出身
正职(人)
21622575105

A.议和成为政府对外主流政策B.以文驭武方针逐步确立
C.文官政治因科举选官而扩大D.理学思想影响日益深远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古今中外,国家在权力分配上大都实行过权力制衡。

材料一:宋朝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如果御史中丞弹劾宰相,宰相必须辞职,由副相升任宰相,御史中丞则得以进身为执政,宋神宗去世后,政治主张保守的司马光上台为宰相,尽废王安石任上颁布的新法,这个时候王安石的助手韩缜、蔡确、章惇还分别把持了宰相、副宰相、枢密使等高职,但当时御史刘挚弹劾蔡确在神宗驾崩时没有按时守灵,说这几个人结党营私,他们便被迫辞职下台了。

﹣﹣摘编自朱韬《宋代官制的权力制衡术》

材料二:(美国)国会能够限制总统,总统也能对国会进行制约。例如法律要由国会制定,但总统对国会法案有否决权,特别是总统“搁置否决”(亦称“口袋否决”)更具有“绝对否决”的性质。美国最高法院也能牵制总统与国会,最高法院限制总统与国会的主要武器就是司法审查权。据统计,自1803年到1972年,美国最高法院共判决102项国会法律违宪。

﹣﹣摘编自樊体宁《论美国分权制衡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中央权力制衡的表现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中央政府分权制衡的特点和作用。
7 . 安史之乱后,唐代政治体制逐渐地由前期的三省六部制向后期的中书门下和使职差遣体制调整,直到宋神宗元封年间的官制改革才最后完成。这一调整的实质是
A.官职之间职权的转移B.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C.监察体系的不断完善D.行政机构的不断健全
2020-05-22更新 | 529次组卷 | 16卷引用:2020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可以用来说明,北宋时期

A.君主专制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B.权力分割细化限制了行政效率
C.侧重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理D.防止了中央机构的权力专擅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旧历史学家已公认秦代是中国专制政体发轫的朝代,而由秦以后,直到现代化开始的清代,其经历了两千余年的长期岁月,除了极少数场合外,中国的政治形态并没有了不起的变更,换言之,即一直受着专制政体—官僚政治的支配,所谓“二千年之政,秦政也”。在苏联以“中国通”见称的社会经济学史学家 Wittfogel,谈到中国中古历史阶段时,特别强调“二千年官吏与农民的国家”这句话……中国文化中的每一个因素,好像是专门为专制官僚统治“特制”的一样,在几千年中,仿佛都与专制官僚政治达到了水乳交融的调和程度。

——摘编自王亚南《中国官僚政治的诸特殊现象》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10 . 北宋名臣李沆曾当着使者的面把真宗皇帝的手诏烧掉,并让使者回话“但道臣沆以为不可”;另一名臣韩琦曾对神宗皇帝说:“先帝,臣所立;陛下,先帝儿子,做得好,臣便面阔;做得不好,臣亦负惭愧。”上述现象说明宋代
A.君主权力受到了威胁B.士大夫有强烈的政治责任感
C.士大夫参与政治决策D.重文轻武的国策被严格执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