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王朝结束了唐末五代长期纷争的历史局面,使统一局面成为历史主流,这种统一局面的维持与宋朝确立的文官治国体制有很大关系。在宋代的行政体制中,州级政权是中央治理地方的桥梁,它既是一个正式的和完整的地方财政体系,也是地方最重要的司法审判体系,还是有效地贯彻中央政策法令、维持地方统治秩序的关键环节。在州级政权体系中,知州(府、军、监)是长官,通判是副长官……通判除同判郡政外,还监督、制约知州,不带军职,专门负贵州中重要的钱谷收纳,这种安排对加强中央集权统治是有利的。

——摘编自苗书梅《宋代州级属官体制初探》

材料二   元代行省长官及其下属官员“受命于朝而后仕”,按照规定,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元朝中央政府还从军事权上控制行省长官调动军队的权力;从财政权上控制行省70%的财赋收入;从司法权上审查行省的大案、要案;从监察权上强化对行省长官的监督。综上所述,元代加强对行省的控制有其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使元代“创立了一种以行省为枢纽,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

——摘编自赵旭国《也谈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兼与范红军先生商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地方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行省制加强中央集权的表现。
2 . 王朝核心区。

有学者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存在着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控制全国的特殊地区。

材料一   根据其研究,历代王朝的核心区可以总结为以下地图以及空间范围(阴影部分)



(1)这六幅地图分别表示了六个时期的王朝核心区域,根据地图信息判断其代表的时期并填入下表。
地图时间范围
秦汉时期
例:D十六国北朝至隋唐前期
六朝政权
中晚唐五代北宋
辽金元
明清


(2)仔细阅读材料一的地图,概括中国历代王朝核心区的转移的特点。

从中央政府统辖全国的角度看,受到历代王朝特别重视、据之即足以统一天下控制全国的地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以宋代为例,材料二展现了王朝核心区所具备的条件。

材料二   神宗曰:“艺祖(宋太祖)养兵止二十二万,京师十余万,诸道十余万。使京师之兵足以制诸道,则无外乱;合诸道之兵足以当京师,则无内变。内外相制,无偏重之患,天下承平百余年,盖因于此。”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七

……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东京)。

——《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二八

许、洛两都,轩裳(有高位的人)之盛,士大夫之渊薮(聚集)也。

——(宋)张邦基《墨庄漫录》卷四

汴州于朱梁开平元年(907)建为东京,是以宋都开封乃得有统绪。为了强化此种正统性,……从而将唐五代以来诸种历史资源均运用于王朝特别重视之区域的合法性建构中。

——鲁西奇《中国历史的空间结构》


(3)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地区成为北宋王朝核心区的理由。(不得抄原文)。
2022-12-19更新 | 2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神宗曾说:“法出于道。人能体道,则立法足以尽事;立法不足以尽事,非事不可以立法也,盖立法者未善耳。”宋代的“祖宗之法”作为根本性的治国原则,本着“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纪律己定,物有其常”的精神,在行政管理上充分运用了制衡原则,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各自行使独立职权,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职权与事权明确集中,官员的专业化程度较高。同时,“祖宗之法”也有深刻的负面影响,北宋中后期的党争问题、强敌当前收武将兵权的问题等,无不与宋代遵循“祖宗之法”的立国之策有密切联系。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中国历史上,帝王的“共理”“共治”,本质是通过士大夫、借士大夫的能力来治理天下。政治的主导权掌握在帝王手中,朝政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君主个人的好恶,这种状况在11世纪前期的北宋发生了深刻转变。

宋代士人们在谈及国家的政治取向、制度原则时,秉持“从义而不从君,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君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乎”的原则,认为“士之所宜学者,天下国家之用也”;士大夫以“公议”“天道”为旗帜,作为制约君主的力量,参与治理国家政事。宋太祖曾对臣僚说:“天下广大,卿等与朕共理。”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成为君臣双方共同承认的原则——这是北宋政治史上一项具有突破性的大原则。

——摘编自《中华文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它对宋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皇帝必须与士大夫‘共定国是’”的原因。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始皇日:“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史记一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划分为15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管财政兼监察地方官吏)提点刑狱(管司法兼监察)按抚使(管军事,有时也兼管民政,在边境地区设置)提举常平(管长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

——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行省品秩高,权势重,对所辖路府州县官的统摄和节制力自然较强。行省辖区广,数量有限,又便于朝廷的最高指挥和节制……弥补了秦汉以来朝廷直接控制数目较多的酃、州、路时的缺陷和不足,使中央政府对各地路府州县的控制明显加强了。

——李治安主编《唐宋元明清中央与地方关系研究》


(1)据材料一,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试分析这一制度的影响。
(2)概括材料二中宋代地方官制的特点。
(3)综合以上分析,指出古代中国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发展趋势。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