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初专制集权的加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是北宋中央和地方权力分配示意图


材料二   宋代开始出现生活题材的绘画。两宋之交的苏汉臣所做的《货郎图》,生动反映了当时乡村货郎贩卖货品的实际情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开封的繁荣,为后人研究北宋时期的人物服饰、生活用品及车、船、桥梁等社会现象,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摘编自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

材料三   宋代“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北宋蔡襄指出:“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顾门户,直求资财。”南宋学者叶绍翁也指出自己所处的时代为:“男女婚嫁必择富民,以利其奁聘之多。”当时,即使是寡妇,若携带的奁产丰厚,娶之者仍旧趋之若鹜。

——摘编自张本顺《从宋代婚姻法中财婚制看宋代的近世化转型》


美国学者孙隆基认为,宋朝具备了近代社会的基本要素。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些要素的表现,并加以说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宋太宗曾对群臣说: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惟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为防内患,北宋统治者(     
①崇文抑武   ②大规模改土归流   ③缩减军队   ④分散政府机构的权力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北宋时期,中央派文官出任地方各州长官知州,节度使逐渐变为虚衔,并将地方精锐部队编入禁军,拱卫京师。上述举措旨在(     
A.保障财政收入B.强化君主权威
C.加强中央集权D.实现富国强兵
4 . 北宋时期,枢密院正职共73人,其中文职出身者54人,武职出身者19人;枢密院副职共129人,其中文职出身者108人,武职出身者21人。这一现象的出现表明(     
A.重文轻武国策得以落实B.宰相职权受到严重削弱
C.中枢机构存在大量冗员D.权力制衡机制得到完善
2024-02-25更新 | 97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部分学校教学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5 . 在宋朝,监司、知州等地方要员在离京赴任时往往需要当面向皇帝辞行,被称作“陛辞”。“监司、郡守、走马承受辞见入奏,凡所以为上耳目者。”太宗时,吕蒙正通判昇州,陛辞有旨:“民事有不便者,许骑置以闻。”由此可见,宋代“陛辞”制度(     
A.有利于强化对地方的控制B.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
C.消弭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D.体现了以民为本思想
2024-02-24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上党好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某一朝代的中央权力分配如下图所示,该朝代是(       
A.北宋B.元朝C.明朝D.清朝
2024-02-23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从公元963年起,宋朝推行“以文臣知州事”制度,使文臣逐渐掌握地方权力;并规定当地人不得在当地做官,而是由中央委派文职京官出任州县官。此举旨在(       
A.加快文化发展B.分散地方权力C.加强中央集权D.减轻财政负担
2024-02-22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信宜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宋人在颂扬本朝集权成就时,称道“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与这一现象形成有关的是,宋朝(     
A.采用休养生息的政策B.颁布推恩令削弱王国
C.州一级增设通判一职D.放松了对社会的控制
2024-02-21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北宋)规定郡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据此可知,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是(     
A.积贫积弱B.崇文抑武C.分化事权D.君主专制
2024-02-18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昭通市第一中学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按当时的中央官制,若岳飞要率军“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首先要与朝中哪一机构报呈此事(     
A.三司B.“三衙”C.“四监司”D.枢密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