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北宋中期边疆压力与财政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1 . 描绘北宋都城的水陆交通及日常生活的《清明上河图》中,缺乏两种市井常见动物——马和羊,画面上,开封的大车都用黄牛或水牛拖拉。对这一信息解读合理的是,宋代(     
A.交通工具的落后导致马匹供不应求B.政府严格执行了重农抑商的政策
C.文人阶层对市井生活缺乏基本常识D.边患使政府加强对战备物资的控制
2023-10-07更新 | 713次组卷 | 20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六十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特奏名制度是宋代科举的创新,仅存在于两宋时期。即针对那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落榜的人,当他们积累到一定次数和年纪便可以登记造册,通过附加考试后赐予进士出身和官职的制度。以真宗咸平三年为例,除进士、诸科之外,“特奏名”竟高达900余人。此后,仁宗时规定:“礼部(特)奏名,以四百名为限。”(特)奏名限额表明北宋(       
A.经济发展出现迟滞B.科举取士不断扩大
C.冗官现象亟待解决D.崇文抑武局面扭转
3 . 1005年,辽宋签订澶渊之盟,这次和议,宋的损失虽不算大,却是有宋以来空前未有的屈辱。澶渊之盟后,宋辽双方保持和平达一百一十七年。辽于订盟后,大举汉化,内政进步甚速。这说明,澶渊之盟(     
A.有利于宋辽边境生产的恢复发展B.导致北宋形成强干弱枝的局面
C.使辽国的统治中心移到黄河流域D.致使辽军事实力增长超过北宋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这一时期的大致起止时间。
(2)结合两个少数民族政权自身的发展及其与周边民族的关系,说明三个政权并立形成的原因。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三个民族政权并立的共同发展趋势是什么?这种趋势有何历史影响?
2021-12-0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太祖时,全国有禁军十九万三千人。宋仁宗时对西夏用兵,禁军激增到八十二万六千人,军队规模空前庞大。这种急剧变化最有可能(  )
A.造成财政状况恶化B.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C.增强对社会的控制力D.消除周边的政权威胁
6 . 从如下对比表中,得出的信息是
年代收入/贯支出/贯
真宗天禧五年(1021)15085万余12677万余
仁宗皇祜元年(1049)12625万余“所出无余”
英宗治平二年(1065)11613万余13186万余
A.北宋时财政入不敷出,导致积贫
B.“三冗”、“两积”引起社会危机
C.养兵、养官巨额费用是国库空虚的主要原因
D.对外战争耗费及高额赔款是财政危机主要因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