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王安石变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使国家体制“返璞归真”,市易法、青苗法对于《周礼·泉府》的参考,“保甲法”对《周礼》乡遂比闾、什伍制度的参考,为此还编纂了《周礼新义》。王安石这些做法体现了(     
A.复古以革新的政治策略B.重建礼制的理学观念
C.理财为先务的制度设计D.以文治国的立国政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神宗时期,司马光曾上奏称:“下等、单丁、女户及品官、僧道,本来无役,今使之一概输钱,则是赋敛愈重……富室差得自宽,而贫者困穷日甚。"司马光此言意在(     
A.建议宋神宗改革赋税制度B.维护社会下层的根本利益
C.谴责政府的横征暴敛行为D.批评王安石变法违背初衷
2023-05-13更新 | 797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明德学校(山大附中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沈括出身于仕宦之家,幼年随父宦游各地。嘉祐八年(1063年),进士及第,授扬州司理参军。宋神宗时参与变法,历任太子中……三司使等职。熙宁五年,淮南饥荒,沈括受命巡察,发放常平仓钱粮,疏通河渠。元丰三年(1080年),出知延州,兼任富县路经略安抚使,驻守边境,后被贬。晚年移居润州(今江苏镇江),隐居梦溪园。”材料中沈括的经历主要可以用于探究宋代(     
A.科举完善与社会流动B.经济繁荣与社会保障
C.士人品格与科技进步D.政治制度与社会治理
4 . 王安石变法中设置的市易务,不仅严格立法以抑兼并,而且参与到市场的直接经营当中,增加商税,如市例钱,以及坊场、河渡之关税,进一步扩大征榷范围等。据此可知,王安石的这一变法举措(     
A.缓和了统治集团内部矛盾B.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加大了政府对工商业干预D.减轻了人民的差役负担
2022-10-07更新 | 38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北宋中期,地主阶级内部剧烈分化,为变法造成了一些条件,但始终没有产生过一股足以不断推动变法前进的强大力量,王安石变法中各股地主政治势力都是朝后退步。这意在说明,当时
A.经济的发展导致地主阶级的分化B.过度中央集权的弊端日益显现
C.王安石变法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D.统治阶级缺乏政治自救的能力
2022-05-14更新 | 1218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王安石在《上五事札子》中指出,“保甲之法,起于三代丘甲,管仲用之齐,子产用之郑,商君用之秦,伸长统言之汉,而非今日之立异也。……今一旦变之,使行什伍相维,邻里相属,察奸而显诸仁,宿兵而藏诸用”。这一论断旨在
A.减少变法改革的阻力B.宣扬法家思想C.抨击反对派的保守性D.强调以民为本
7 . 著名学者邓广铭认为:“任凭王安石的新法如何发展下去,终归还是不能做到‘耕者有其田’的境地。……土地问题是在11世纪的改良主义者改革工作的极限以外的问题。”上述言论
A.揭示了王安石变法的策略失误B.否定了王安石变法的历史贡献
C.明析了王安石变法的失败原因D.反映了王安石变法的时代局限
8 . 王安石变法期间,总是大量附会《诗经》《尚书》等儒家经典。他指出,免役法出于《周官》所谓府、史、胥、徒;保甲法起于三代丘甲;市易法源自周之司市。这反映了王安石
A.托古改制的策略B.恢复周制的意志
C.尊崇儒学的思想D.继承传统的决心
2021-05-05更新 | 1016次组卷 | 35卷引用:山东省烟台市招远市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