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年

1005年

1038年

1044年

1125年

1127年

1140年

1141年

北宋建立

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西夏建立

宋夏达成和议

金灭辽

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郾城大捷

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C.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2023-12-06更新 | 317次组卷 | 40卷引用: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重难点突破)-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思维导图+重难点突破(中外历史纲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南宋与金形成南北对峙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南宋政府腐败不愿北战B.南宋与金形成了政治、经济均势
C.长江天险的阻挡D.金得到“岁币”的目的达到
2022-03-20更新 | 396次组卷 | 4卷引用:专题0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公元1129年,南宋政府罢安石配享,宰相赵鼎实主之。士大夫皆反安石新经,转尊二程之学及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但宋金和议后,部分士大夫又开始反程学,诋之为专门曲说,举子用二程说者必黜之。这反映了(     
A.宋代科举制度不断完善B.程朱理学占据统治地位
C.时局变化影响士人学习D.官场腐败导致信仰变化
2023-03-31更新 | 21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表,据此可知(     )
年份概况
1141宋朝接受了屈辱的“绍兴和议”
1142宋金建置榷场,作为互市贸易场所
1159金朝海陵王准备南侵,为避免“不良之人,私相往来”而罢榷场
1164金朝复置泗、寿、蔡、唐、邓等榷场,次年双方签订“隆兴和议”
1177金世宗因宋人“生事背盟”,令陕西沿边榷场止留一处,余悉罢之
A.榷场兴废打上了宋金和战的烙印B.金朝以经济手段实现对宋的控制
C.榷场稳定了民族之间的友好交往D.宋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上具有软弱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词人柳永从民间生活汲取创作灵感,创制了盛极一时的文人俗词。到南宋时词的创作则强调“除五俗”,以抒发性情的独白,展示孤怀感世,悲愤沉郁的内心世界为特点的雅文化成为主流。这种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局势的变化B.君主专制的强化
C.商品经济的发展D.世俗文学的没落
2023-02-16更新 | 180次组卷 | 5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知识串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下表为两宋时期部分地区可考小说家分布变化情况(单位:人),这一变化(     
两宋时期部分地区可考小说家分布变化情况 (单位:人)
地区
时间

河南

河北

山东

浙江

江苏

江西

北宋

24

4

14

19

11

21

南宋

14

1

3

28

18

21

A.与政治局势相关联B.推动社会阶层流动
C.促进南北文化交流D.加速经济重心南移
2024-04-19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2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4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7 . 对下图“杭州户数迅速增长”的原因解释正确的是(     

①江南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②大运河加强了南北的交通
③隋文帝灭陈,实现了统一④“靖康之变”和南宋建都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28更新 | 241次组卷 | 3卷引用:纲要上·期中押题卷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南宋初,监察御史方庭实上疏:“天下者,中国之天下,祖宗之天下,群臣、万姓、三军之天下,非陛下之天下”,反对议和。这主要体现出当时(     
A.内忧外患的严峻形势B.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
C.开明宽松的政治环境D.监察体制的有效运行
2023-02-14更新 | 142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2024届高三二月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文姬归汉图》系南宋陈居中以东汉才女蔡文姬深陷匈奴的一段坎坷经历,作为创作轴心的历史故事画。画中文姬、匈奴左贤王、汉使皆以织毡为坐席。左贤王去卑盘腿朝南,居于画面上首的位置,汉使则跪坐面北,居于下位(如图)。此作品
A.反映出文人画的唯美画风B.体现了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
C.蕴含着托古喻今的讽谏之意D.描绘了汉匈关系演变的过程
2022-03-29更新 | 161次组卷 | 2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高频选择题50题专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南宋史书《通鉴纪事本末》的编写以历史事件为中心,若事件由中央政权发起,标题多用“平”,如《唐平山东》《唐平江淮》;若事件有碍于国家统一、-标题多用“乱”“祸”“篡”等,如《安史之乱》《党锢之祸》《王莽篡汉》。该史书的编写(     
①首创了纪传体通史体裁   ②站在了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立场
③意在提供治乱兴衰经验   ④反映了作者希望国家统一的愿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2024-05-14更新 | 183次组卷 | 2卷引用:(8大核心考点+82道高频选择题)专题04 宋元时期:民族政权并立与元朝统一-【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二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