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南宋的偏安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是为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南宋《虎溪三笑图》,展现了庐山东林寺主持慧远(334-416年)在同挚友陶渊明(365-427年)陆修静(406-477)欢聚以后,出寺门同二人告别的场景。画面中,三人因为谈兴甚浓,不知不觉走过了“虎溪”,瞬时,守山虎大吼,三人惊觉,倏尔会心大笑。



南宋《虎溪三笑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摘编自《<一团和气>宪宗画西域藏图揭传承》

材料二   历代以“虎溪三笑”典故为题材的绘画作品(部分)

时代名称作者画作特点
南宋《三高游赏图》梁楷画面背景极为简化,画面简洁明了,显示了“边角之景”的时代绘画风格
元初《虎溪三笑图》颜辉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
明代《三笑图》释担当背景描绘用笔寥寥,人物描绘“宁拙勿巧,宁丑勿媚”,注重情感的宣泄。
乾隆时期《虎溪三笑图》陆吉安技法兼有西方影响,作风工整细密,而无新意。

——摘编自秦淑芳《从历代同题创作

——〈虎溪三笑图〉的艺术特色看其创作风格流变》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该作品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时期作品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历史解释。
2 . 《满江红》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小明同学对这首词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这首词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辽对抗时期B.南宋与金并立时期C.宋夏和议时期D.北宋与金并立时期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等民族当指
A.匈奴B.突厥C.契丹D.女真
(3)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在进一步研读该词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以下是他收集到的一-些材

证伪派证实派
该词不见于岳珂《金陀粹编》,亦不见于宋元记载题跋,明中叶始出,出处存疑。(附岳珂为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悉其收集整理祖父生平之资料)岳飞词墨未必尽为岳珂所辑,且宋元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散佚的问题......未被岳珂收录的作品至少有两首有比较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是岳飞所作,那么对于其他作品的怀疑也应当审慎
岳飞伐金路线方向是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西夏,若以实指其地论,则明显乖背;.....而明朝与鞑靼作战,战场在贺兰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应当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参看,贺兰山”“匈奴均是外敌雄关的代称,本不是实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岳飞本人生涯总结,似后人追摹语气,不应出自本人之手,且《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相差甚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岳飞一生抗金的真实写照。至于和《小重山》风格不同,那是因为岳飞是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写的,十分正常

——以上材料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4)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
(5)通过对《满江红》词作者真伪的考辩,对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2023-07-26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中国古代和近代的海军建设

材料一   据记载,南宋初年,名将韩世忠在黄天荡以水军将金军统帅围困达四十八天,岳飞在洞庭湖一带收编了超过一千条战船和数千名官兵……这些水军都有一定程度的私兵色彩。南宋朝廷设置了沿海制置使司,专门负责海防。该机构统率的水军有一万名以上的官兵和数百艘战船的规模。到南宋后期,水军的规模进一步扩大,例如理宗在位时(12241264年)设置的殿前司浙江水军,驻于临安,有兵两千八百人,到度宗在位时(12641274年)增加到一万人。

——摘编自任野《宋朝水军的发展》

材料二   光绪十四年(1888年),《北洋海军章程》颁布。该章程基本上是参照英国海军拟定的,是中国当时最西方化的军队制度模板。海军制度分为军官和士兵两个系列。军官分为战官和艺官:战官是军事指挥员,分为管带、大副、二副、三副;艺官是指军舰上的技术军官,保留原来的军官职衔(如提督、总兵、副将等)。该章程特别规定,海军军官一律由海军学校毕业生担任,使之成为近代中国第一个有学历要求的军队制度章程。章程还规定士兵分三等并依次递升。虽然北洋海军制度看似非常完备,但从国外留学归来的海军将领也逐渐沾染上了旧军队的陋习,有章不遵,有令不行,军队的训练也日益流于形式。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南宋时期水军建设存在的问题。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北洋海军制度建设的特点并简评其影响。
2022-07-15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中教育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王朝的西北边疆主要指狭义上的西域,既有起源于甘肃高原的氐羌民族,也有与北方匈奴有源流关系的乌孙,还有高鼻深目的塞人;西北边疆少数民族的政权都得到汉王朝在政治上的认可,他们 与汉王朝建立了一种羁縻关系,是汉王朝西域都护治理下的地方政权。西北边疆的少数民族“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有许多民族因为在地理上接近汉王朝直接治理的地区。据《汉书匈奴传》 记载,汉武帝时期对匈奴实行的政策是在两族贸易中,给匈奴极大的优惠政策,以维持和平关系(后遇关市,饶给之),而这样的政策造成的结果便是大部分匈奴人都十分亲汉,两个民族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

——摘编自张曙晖《西汉时期西北边疆的民族及其与王朝的关系》

材料二   两宋时期,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处于落后状态,但辽、西夏、金这几个政权自身内部统一,经济、军事的综合国力并不弱,因而两宋政府都未能完成全国的大一统。两宋、辽、西夏和金都忙于民族政权的进攻,如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1234年金亡于蒙古汗国。两宋政府对辽夏金多次用兵,均告失败,只好以“岁币”等方式换取和平。频繁的民族战争给各族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也使他们有了更多的接触与交流,在客观上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摘编自王宗新《正确看待两宋时期的民族关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代西北地区民族分布的特点及汉王朝对西北少数民族所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宋时期民族关系呈现出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2021-12-20更新 | 216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龙岩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实验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1:唐、北宋时期杭州户数变化表(部分)


材料二   金军南下和宋高宗逃跑路线图


注:“临安”县名始于晋太康元年(290年)。建炎三年(1129年),宋高宗“升杭州为临安府”,作为临时“行在”。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南宋选择临安为“行在”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1-02-01更新 | 27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2020-202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榷场,互市之所也。皆设场官,严厉禁(设卫警戒,限制出入),广屋宇以通二国之货,岁之所获亦大有助于经用焉。(金)熙宗皇统二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于两界。泗州场,大定间(1161~1189),岁获五万三千四百六十七贯,承安元年,增为十万七千八百九十三贯六百五十三文。宋亦岁得课四万三千贯。

——摘编自(元)脱脱《金史》

材料二   1115年冬,“阿骨打用杨朴策,始称皇帝,建元天辅,以王为姓,以旻为名,国号大金。”金朝建国后,完颜希尹仿效汉字楷字,合女真语创制女真字,阿骨打“命颁行之”。自大定十一年起,在科举考试中专设女真进士科。女真人在创制、推广本民族文字的同时,积极学习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汉文化。金世宗为了让不懂汉文的人学汉文化,命译经所翻译了《易》《书》《论语》《孟子》等,“朕所以令译《五经》者,正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

——摘编自陈佳华等《宋辽金时期民族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榷场设立的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女真人学习汉文化的措施并分析其效果。
(3)综上,谈谈你对周边少数民族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过程的认识。
7 . 唐诗宋词中的历史最近,复旦附中高一女生武亦姝成了“网红”。她在2017年2月央视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中凭借不俗的实力成为第二季总冠军。诗词大会的火爆激发起同学们对古代诗词的热爱和古老文明的向往。“词言情,诗言志”……唐诗宋词中体现了作者的情怀也反映了时代的面貌。

材料一:《出塞二首》

【作者】王昌龄【朝代】唐代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材料二:《满江红·写怀》

【作者】岳飞【朝代】南宋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问题:
(1)两段诗词中的“胡”各指什么少数民族?
(2)历代中原王朝采用的民族政策不尽相同,衍生出了一系列典型事件,请完成下列表格中左右两列信息的匹配。(答案填符号)

王朝典型事件
①秦朝A.文成公主入藏
②汉朝B.厓山战役
③唐朝C.修筑长城
④北宋D.设置河西四郡
⑤南宋E.澶渊之盟


(3)唐宋时期为何形成诗词发展的高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