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与西夏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周的宗法分封制度,造就了华夏系民族共同体与戎、夷、蛮、狄共同体犬牙交错、夷夏混居的族群分布格局。春秋以降,周王室在“礼崩乐坏”的大趋势下日益式微,由此失去了制衡诸侯和四裔诸族的“天下共主”地位。大国争霸、四夷交侵背景下的剧烈社会动荡,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各地族群的空前融合和相互认同。华夏、蛮、夷、戎、狄之间的文化差距和心理隔阂日益消弥,华夏与蛮夷戎狄一体同源的思想观念应运而生。这种观念的广泛流行,代表了当时“中国认同”的最高境界。

——摘编自田广林、任妮娜《从夷夏异制到华夷一体:春秋战国时期的“中国”认同》

材料二   南宋统治者对南方西南少数民族采取了“权其酋长、使自镇抚”,建立土官统治,实行“以夷治夷”或“以夷治蛮”政策。辽、金建立政权后,逐步改变了对待异族掠夺与同化政策,承袭了“胡汉分治”与“因俗而治”,实行两种制度,“以国制待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辽、金都实行了南北面官制、蕃律和汉律,还接受了先进的汉族文化和管理制度。元朝中央设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制定了“吐蕃刑律”,极大地密切了吐蕃地区与中央的关系。继南宋将澎湖划归福建晋江县管辖后,元在澎湖设立了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在北、西北地区设立羁縻卫所和屯田,以当地民族首领充任卫所长官。南方和西南地区,在土官制度基础上,发展成更加严密的土司制度。

——摘编自孙懿《中国民族区域自治的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认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辽宋夏金元时期国家治理的新举措及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宋神宗熙宁年间,苏颂两次使辽,他在诗作中描述以奚人为主、汉人和渤海等多民族共居的燕山山地“田畴高下如棋布,牛马纵横似谷量。”又在诗下注说:“问之皆汉人佃奚土,甚苦输役之重”。材料反映了(     
A.王安石推行募役法的背景B.辽朝农牧结合的经济特点
C.北宋时期土地契约的出现D.设置南、北面官制的影响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辽朝建立时,正值中原地区战乱频仍,“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机率汉人耕种”,“汉人安之,不复思归”。落后的畜牧业经济,越来越不能适应辽朝在政治、军事上的要求及对被征服地区的统治。辽圣宗(在位时间983~1031年)即位后,积极进行农业改革。他多次下诏,令“诸道州长吏督民”,规定“军中无故不得驰马,及纵诸军践南境桑果”,使民人皆以耕粟为本;统和七年(989年)辽圣宗发布了“禁部从伐民桑梓”的命令,“诏诸军官毋非时畋猎妨农”。他下令将官帐奴隶改编为部民,对于降服的外族,不再编为宫帐奴隶,直接置部统治;命以移民、募民以及许民“请业荒地”等办法,招徕闲散劳动力,扩大耕地面积,并规定凡垦荒者在一定年限内可免除赋税,从而恢复了因战争而遭破坏的农业经济。

       ——摘编自黄吉连《辽圣宗改革促进契丹农业发展和社会进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圣宗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并说明其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圣宗农业改革的意义。
2023-02-22更新 | 12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百校联考2023届高三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在研究辽史时,需注意区分辽朝的契丹人和契丹人建立的辽朝,前者应着意考察在多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契丹本族的文化传统如何赓续与涵化;而后者则应充分把握辽朝国家的基本形态乃是承袭自唐宋时期中原王朝的政治制度,这也是辽朝立国的制度基础。以下符合该学者论断的是(     
A.辽朝制度的“一体两面”特性B.四时捺钵制是辽朝立国的基础
C.猛安谋克制是契丹族文化传统D.南北面官制凸显辽朝二元分野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国为契丹族所建,神册元年(916),阿保机称帝建号伊始,即着手祀天礼神。他就首位尊奉对象征询群臣,“太祖同侍臣曰:·受命之君,当事天敬神。有大功德者,朕欲祀之,何先?’皆以佛对。太祖曰:“佛非中国教’。(耶律)倍曰:“孔子大圣,万事所尊,宣先。太祖大悦,即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阿保机还吸收儒生参政,他任用蓟州玉田人韩知古“总知汉儿司事,兼主诸国礼仪”,“投据故典,参酌国(契丹),与汉仪杂就之,使国(契丹)人知而行之。”在此影响下,一些契丹贵族也主动推行儒教,如渤海人大公晶在良乡,“建孔子庙学,部民化服。”

——摘编自赖美琴《文化认同与中华民族凝聚力》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阿保机尊祀孔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阿保机尊把孔子的意义。
2020-02-11更新 | 217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实验中学、大连八中、大连二十四中、鞍山一中、东北育才学校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由唐末到阿保机建国前的20多年中,契丹连续对幽燕作战,把大批汉人俘掠到草原。在汉族官吏的建议和支持下,阿保机学习中原皇朝制度,即皇帝位。辽朝的封建化过程,包括传统的部落管理体制向地方郡县制的转化,其中头下州县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在契丹的头下州县中,幽州俘虏占很大比例。这些州县最初尚保留原有地名,这可能是为了照顾汉人情感以保持社会稳定。这些州县的建立给草原带来了繁荣。在这些州县周围,幽燕俘民垦殖土地,播种五谷,也有的兼事放牧和从事手工业生产。他们带去了幽燕地区各种生产技术和不同的文化习俗,这里是契汉交流最直接也是最好的场所。所以,契丹正式占领燕云地区之后,能够很快适应汉族地区的情况,在辽南京地区(今北京西南)比较顺利地建立起自己的统治。

——摘编自王玲《北京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耶律阿保机的主要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耶律阿保机取得成就的原因。
2024-04-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卷(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宋神宗曾说:“盖北有狂虏,西有黠羌,朝廷汲汲然左枝右梧,未尝一日不念之。二虏之势所以难制者,有城国,有行国。古之夷狄,能行而已,今兼中国之所有矣,比之汉唐,最为强盛。”据此推知,宋神宗忧虑“二虏”为患的原因包括(       

①少数民族政权存在封建化倾向       ②吸收汉法,因俗而治

③势力逐渐向中原农耕地区拓展       ④保持传统,猛安谋克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4-03-22更新 | 5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3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新高考金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辽朝追尊皇帝一览表
姓名身份追尊原因
耶律倍


耶律李胡
耶律阿保机嫡长子辽世宗、景宗及以后的辽朝诸帝均是其后裔。
辽圣宗为了笼络耶律李胡及其支持者的后裔而追尊的。
天祚帝耶律延禧之父。
耶律阿保机立其为辽储君
耶律濬耶律延禧之父
撒剌的耶律阿保机之父亲辽兴宗追尊耶律阿保机的父亲、祖父为皇帝。
匀德实耶律阿保机之祖父
耨里思耶律阿保机的高祖天祚帝追尊耶律阿保机的高、曾祖为皇帝。
萨剌德耶律阿保机的曾祖
据表可知,辽朝追尊皇帝旨在(     
A.推动程朱理学在辽国传播B.弥合辽朝内部的民族矛盾
C.沿袭中原地区的礼乐制度D.彰显当朝皇权来源合法性
2024-01-30更新 | 146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少数民族政权与大一统

材料一   辽朝的《鲜演大师墓碑》有“大辽中国”的说法。《大契丹国夫人萧氏墓志》称萧氏丈夫耶律污斡里的祖先为轩辕黄帝八世孙虞舜后裔。《辽史·世表》则认定“辽之先,出自炎帝。”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并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西夏李元昊立国后遣使向宋上表时,自称祖先为北魏拓跋氏,而北魏的拓跋鲜卑自称为黄帝次子“昌意少子”之后。西夏“自称西朝,谓契丹为北边(朝)”,宋为南朝,认为辽宋夏当共奉“中国”之号。

(1)依据材料一、概括辽夏政权的共同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材料二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开发边疆地区一览表(部分)

少数民族名称开发地区
百越岭南、东南沿海地区和山区
巴、蜀、蛮、僚、俚西南
肃慎、东胡、鲜卑、乌桓(丸)、靺鞨、高句丽、奚、契丹、女真、满等东北
匈奴、鲜卑、丁零、突厥、回鹘、党项、蒙古、回、维吾尔等北方、西北
羌、吐谷浑、吐蕃(藏)等青藏高原
高山族(台湾“原住民”)台湾岛

材料三   战国时,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即取消兵车,改为骑兵,同时改穿紧身窄袖、便于作战的“胡服”。自秦汉以来,历代都在边疆或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特殊政策,一般都包括沿用部分既定制度。清朝统一内外蒙古后,就根据蒙古长期形成的习俗,建立了盟旗制度,成功地解决了游牧民族聚居区的行政管理难题。

(2)依据材料二、三、简述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贡献。
2024-05-14更新 | 113次组卷 | 2卷引用: 2024届北京市顺义区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卷
10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凡居民材,必因天地寒暖燥湿,广谷大川异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

——《礼记·王制》

材料二   “青牛白马”传说是契丹传统的族源意识,但耶律俨所撰《皇朝实录》称“辽为轩辕后”,而元末史学家追溯契丹祖源时亦称契丹“出自炎帝”。辽太宗从后晋末帝手中获取“秦传国玺”后,自认为“天子符瑞”尽归于辽,入主中原、绍继正统就是理所当然。辽人碑刻常见“南瞻部州大契丹国”“南赡部州大辽国”等佛家用语。

注:在佛教地理观念中,古代中国属于四大部洲之南赡部洲,辽人自称“南赡(瞻)部州”。

——摘编自高福顺《辽宋夏金时期内聚性不断增强》载《历史评论》2021第3期

(1)分析《礼记》中划分族群的主要依据,并分析族群划分的原因。
(2)概括辽人族源意识的特点和影响。
2023-11-23更新 | 84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部分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