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金朝入主中原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满江红》

随着电影《满江红》的热播,小明同学对这首词产生了浓厚兴趣,请你和他一起探究。

(1)这首词反映的时代背景是
A.宋辽对抗时期B.南宋与金并立时期C.宋夏和议时期D.北宋与金并立时期
(2)“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词中的“胡虏”“匈奴”等民族当指
A.匈奴B.突厥C.契丹D.女真
(3)长期以来,《满江红》被视为岳飞的代表作。简要分析它对研究岳飞有何史料价值?

在进一步研读该词的过程中,小明发现学术界对于《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存在争议,出现了“证伪”和“证实”两派。以下是他收集到的一-些材

证伪派证实派
该词不见于岳珂《金陀粹编》,亦不见于宋元记载题跋,明中叶始出,出处存疑。(附岳珂为岳飞之孙,《金陀粹编》悉其收集整理祖父生平之资料)岳飞词墨未必尽为岳珂所辑,且宋元书在流传过程中存在散佚的问题......未被岳珂收录的作品至少有两首有比较坚实的证据可以证明是岳飞所作,那么对于其他作品的怀疑也应当审慎
岳飞伐金路线方向是东北,而贺兰山在西北,当时属西夏,若以实指其地论,则明显乖背;.....而明朝与鞑靼作战,战场在贺兰山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应当与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参看,贺兰山”“匈奴均是外敌雄关的代称,本不是实指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是对岳飞本人生涯总结,似后人追摹语气,不应出自本人之手,且《满江红》与《小重山》风格相差甚远。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正是岳飞一生抗金的真实写照。至于和《小重山》风格不同,那是因为岳飞是在不同年龄段,不同心态下写的,十分正常

——以上材料摘编自近代学者余嘉锡、夏承焘、邓广铭等人著作

(4)归纳“证伪”“证实”两派是从哪些视角对《满江红》词作者展开考辩的?
(5)通过对《满江红》词作者真伪的考辩,对探究历史问题有何启示?
2023-07-26更新 | 43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民族交融

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各民族间长期的交融逐渐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

(1)完成下列提纲。(将字母填入相应的空格中)
A.民族交融          B.多民族政权并立与统一       C.早期国家     D.明清     E.三国两晋南北朝
(一)中华文明起源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创建:远古人类、_与秦汉
(二)_②_与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③_与隋唐
(三)_④_:辽宋夏金元
(四)中国版图的基本奠定:

小李同学就提纲(三)的主题进行研究,找到了下面一则材料。

材料:辽宋夏金时期,宋人自称“中国”,辽人、夏人、金人也自称“中国”,因而这一时期的“中国”是复数,元朝第一次将复数“中国”变成了单数“中国”。

——摘自《从复数“中国”到单数“中国”-试论统一多民族中国及其疆域的形成》问题:

(2)辽、夏、金政权分别由                              民族建立。
(3)“元朝第一次将复数中国变成了单数中国”,其含义是            
(4)若就这一话题进行讨论,下列三则史料分别涉及                    、_         等重要举措。

材料:《元史·百官志三》“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因唐制吐蕃来朝见於宣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

材料:《元史·百官志七》“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中书省)为表里。”

材料:《续修台湾县制》“元之末,于澎湖巡检司,以隶同安。”

2024-05-22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六校联合调研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列是关于辽、金、西夏官制的史料,据此可知,辽、金与西夏(     
政权制度建设
(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因俗而治,得其宜矣
天辅七年以左企弓行枢密院于广宁,尚踵辽南院之旧。天会四年,建尚书省,遂有三省之制
西夏其官分文武班,曰中书,曰枢密,曰三司,曰御史台,曰开封府,曰翊卫司,日官计司,曰受纳司,曰农田司,曰群牧司,曰飞龙院,曰磨勘司,曰文思院,曰蕃学,曰汉学
A.中央机构都有本民族和汉族官称B.社会上出现华夷同风的价值取向
C.制度建设显示出民族发展的差异D.实现了疆域内各民族的平等对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1140年,金朝以金兀术为统帅,兵分四路大举进犯。岳飞奉命坐镇郾城,指挥抗金。《金史》和《宋史》对这场大战有不同记述。《宋史·岳飞传》载:“飞时出视战地,望见黄尘蔽天,自以四十骑突战,败之。郾城再捷。飞进军朱仙镇,距汴京四十五里,与兀术对垒而阵,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遁还汴京。”《金史·宗弼列传》载:“(兀术)自率取亳州及顺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时暑,还军于汴。岳飞等军皆退去。河南平。”对此认识合理的是(     
A.《宋史》多源于宋代国史、实录故可信度更高
B.弄清历史真相须有实物史料佐证
C.历史记载往往受到著史者立场的影响
D.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的多样化
2023-05-19更新 | 553次组卷 | 6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第一二〇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辽宋夏金时期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辽人自称炎黄子孙,并不否认宋人也是炎黄子孙。……第二,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具有“南朝”和“北朝”都是“中国”的思想认识……第三,袭用“中原”即“中国”、“九州”即“中国”的理念,以为自己部分进入中原地区且在“九州”中国之内,应该属于中.国,同时,也承认宋朝在“九州”之内,也是“中国”。……金人进入中原以后,即援引“中原即中国”、“懂礼即中国”等汉儒学说和理论,自称中国,但金人并没有将宋人排除于中国之外,他们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材料二   2003年,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平安地乡阿汉土村宋家梁屯北山辽墓出土了《永清公主墓志》,其碑文记载说“盖国家系轩辕皇帝之后”,轩辕即黄帝。

——以上材料均摘自赵永春《“中国多元--体”与辽金史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辽人、金人“中国观”认识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2)说明材料二所载墓志对研究材料一中辽人“中国观”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