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0 道试题
2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每个时代各有其灿烂的科技成就。下表中时代与成就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时代成就
两汉时期改进造纸术、《禹贡地域图》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章算术》、《齐民要术》
隋唐时期赵州桥、火药
宋元时期《梦溪笔谈》、《农书》
A.①③④B.①②③C.③④D.①④
2023-11-12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元朝鉴于宋、金钱币短缺的不足,将纸币作为主要货币,“诸路通行,税赋并听收受”“以购商物,以取其售物之售价”“各人皆乐用此币”。由此可见,元朝纸币的发行 (     
A.缩小了南北经济差异B.促进了统一市场的形成
C.推动了经济贸易发展D.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4 . 《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东角楼街巷是一个图书交易场所,“以东街北曰潘楼酒店,买卖衣物书画,珍玩犀玉”。据此可知(     
A.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B.草市经济已相当发达
C.政府放松对经济控制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2023-09-01更新 | 410次组卷 | 3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实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宋代大量出现研究自然万物的谐录,如《墨谱》《云林石谱》《茶录》《酒谱》《笋谱》《菌谱》《笋谱》《菌谱》《蟹谱》《昆虫草木略》等。还有著名的《梦溪笔谈》,这本著作记载了当时宋杂治等各个方面的状况(     
A.自然科学教育的逐渐普及B.传统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C.“格物致知”的时代精神D.社会主流价值观念转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初最高统治者开始重视《大学》和《中庸》,不仅亲自抄写,还赐予臣下学习,“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赐进士王拱辰《大学》篇一轴。后,登第者必赐《儒行》和:《大学》《中庸》篇”。宋统治者的做法(     
A.意在抬升理学的政治地位B.助推了儒学新形态的形成
C.践行了“知行合一”理念D.使理学演变成为官方哲学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宋代理学家反复强调,“天理”作为普遍绝对的本体存在,也是一种道德存在,“理”就是一个最高的道德原理。“天理”支配着世界的秩序和变化,不仅是一切自然物的内在法则,也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与人文法则。这反映出当时(       
A.封建统治危机的加深B.儒学的哲学化与体系化
C.三教合一的趋势加强D.儒学的世俗化与宗教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朝时,政府常组织大众参加民俗节庆活动,从都城到地方州府都有大量“遨乐式”全民出游,如表所示。这说明,宋朝(     
宋朝节庆活动摘录表
节日名称典型活动记载
踏青节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春节,都人士女络绎游赏…郡守虑有强暴之余,乃分谴戍兵于岗阜坡冢之上。-《成都志》
上巳节三月三日,出北门,宴学射山。既罢后射弓,…轻裾校盖,照烂山阜。晚宴于万岁池亭,泛舟池中。-《岁华纪丽谱》
寒食节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与民同乐也。-《淳熙三山志·土俗类二》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C.政定民安的价值取向D.社会经济繁荣发展
2023-07-03更新 | 496次组卷 | 11卷引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是宋代婚俗的有关记载。这反映了当时(       

记载

出处

今世俗之贪鄙者,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至于立契云:某物若干,某物若干……

(宋)司马光《书仪·亲迎》

(北宋末年)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萍州可谈》

巴人娶妇,必责财于女氏,贫女至老不得嫁者

(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文集》

A.理学官方地位受到社会冲击B.商品经济发展影响婚俗观念
C.婚姻买卖陋俗迟滞经济发展D.传统伦理价值观逐渐被抛弃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市舶司,掌市易南蕃诸国物货航舶而至者。初于广州置司,以知州为使,通判为判官。及转运使司掌其事,又遣京朝官、三班、内侍三人专领之。……凡大食、古逻、阇婆、占城、勃泥、麻逸、三佛齐、宾同胧、沙里亭、丹流眉,并通货易。以金、银、缗钱、铅、锡、杂色帛、精粗瓷器,市易香药、犀、象、珊瑚、琥珀、珠啡、宾铢、璧皮、碡(玳)瑁、玛瑙、车渠、水精、蕃布、乌構、苏木之物。

——摘编自徐松《宋会要辑稿》

材料二   宋代海外贸易分官府经营和私商经营两种方式,其中民营外贸占大多数。元丰三年,宋朝政府制定了一部《广州市舶条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贸易法。在各个外贸港口城市还设立“蕃市”,专卖外国商品;“蕃坊”供外国人居住;“蕃学”供外商子女接受教育,广州和泉州现在还有许多蕃客墓,成为当时海外贸易繁荣的佐证。

——摘编自《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三   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廷对“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之重法”。明洪武七年(1374年)正月,罢福建(泉州)市舶司,严海禁以防倭寇。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重申禁止“私出外境及违禁下海”之令,使长期依靠海外通商的泉州沿海商民受到严重打击。民间贸易断绝,外国商人只能通过“朝贡”的方式和明朝官方进行贸易。在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外国商人冒充国家使者,打着“进贡”的旗号和明朝进行交易。

——摘编自马明玉《明清时期的海禁政策》


(1)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代海外贸易政策的具体措施,并说明其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