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宋元时期,诗、词、散文和元曲等多种文学体裁获得发展。这一发展主要得益于(     
A.崇文抑武政策B.科举制的完善C.城市经济繁荣D.理学思想形成
2 . 比较法是厘清历史现象的重要方式。下面是唐、宋两代诗人的分布变化情况示意图,这一变化(     
   
A.主要受政治环境变迁的影响B.凸显出唐宋两代经济文化的演变
C.源于宋代海上丝绸之路兴起D.折射出宋代推崇重文轻武的政策
2023-12-14更新 | 102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鄄城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元曲主要是指杂剧,是一种在诗、词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包括说唱、音乐、舞蹈和完整故事情节的歌剧艺术,这种形式(     
A.冲击了正统思想B.迎合了市民需要C.凸显了士人文化D.加强了思想控制
4 . 南宋时,江西有府州县学76所,浙江74所,福建56所,数量和密度都远远高于其他地区。至于进行童蒙教育的乡学、私塾,更是处处可见,数不胜计。农家子弟金榜题名者不乏其人,“三岁能言诗”、“七岁能成诵”的神童也屡见不鲜。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     
A.南宋政治中心在南方,南北文化的交流融合
B.科举制的发展和完善,推动了社会阶层流动
C.经济重心南移,东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D.理学的兴起,儒家士人积极投身于基层教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表是北宋时期部分文士卖诗文赚钱养家现象的记载。这反映了宋代(       
文士地区事件记载
张寿山人汴京自言“某乃于都下三十馀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许洞苏州曾卖诗还酒债:“许洞以文辞称于吴尤遂《左氏春秋》,嗜酒,尝从酒家贷饮。一日,大写壁作歌数百言,乡人竟来观之,售数倍,乃尽捐其所负”
吕川扬州“卖诗于市,句有可采者”
A.抑商政策废除B.商品经济发展
C.诗文创作繁荣D.文士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诗歌的内容,是社会生活的集中反映。下列两首诗歌可用于说明,由唐至宋(     
脱鞍哲入酒家垆,送君万里西击胡。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

——(唐)岑参《送李副使赴碛西官军》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欲递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宋)赵恒《劝学诗》

A.门第观念趋于淡化B.社会控制相对松弛
C.民族战争逐渐减少D.治国方略发生变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时期,真宗作《劝学诗》云:“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大臣韩琦也说:“东华门外唱名(科举状元)者,方是好男儿。”据此可知,当时(       
A.科举更加公平B.理学受到官方推崇C.择偶观念改变D.文治得到大力提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代边塞诗画重在渲染昭君的悲剧与国家的耻辱(如下图)。但元代虞集评论说,“天下为家百不忧,玉颜锦帐度春秋;如何一段琵琶曲,青草离离永未休”。此种格调渐成元代外族类题画诗的主流基调。这一变化反映了(     

宫素然《明妃出塞图》
A.时代背景影响士人心态的变化B.程朱理学坚守夷夏之防
C.文人精神备受民族压迫的摧残D.元代诗人丧失民族气节
2022-12-26更新 | 1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博兴县第三中学2024届高三选择考冲刺(二)历史试题
9 . 宋代诗人在写诗时,会更多地运用典故,或化用前人的诗句,以锻炼自己的诗句。这反映了当时(     
A.诗人社会阅历短浅B.诗歌关注社会生活
C.文化重心移向市井D.书籍普及范围较广
2023-01-13更新 | 178次组卷 | 4卷引用:百师联盟2023届高三一轮复习联考(五)历史试题(山东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北宋学者沈括通过研读唐诗注意到,唐朝人写过不少“富贵诗”,描写当时的“奉养器服之盛”,即奢华生活。在沈括看来,这些描写“乃贫眼所惊耳……此所谓‘不曾近富儿家’”。沈括意在强调(     
A.宋朝反对享乐奢靡之风B.宋朝经济水平显著提高
C.唐朝社会贫富差距悬殊D.宋朝社会更加开放包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