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 道试题
1 . “南海一号”沉船考古。

1987牟,“南海一号”沉船在广东阳江海域发现。专家认为,这是一艘宋代在福建沿海建造的“福船”,这种船舶“底尖上阔,首尖尾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船舶的抗沉性能,适合于远洋航行。

从船头位置和船上所载文物来看,这艘船应该是从福建泉州驶出,赴今新加坡、印度等地和中东地区进行贸易。船内现存的货物以瓷器为主,已发现13000余件。经过考占识别,这些外销资主要由江西、浙江、福建的民窑生产。其中相当一部分具有明显的异域风格,专家推测可能是外国人“来样定做”,如棱角分明的酒壶、喇叭口大碗、首饰盒等等。除了瓷器以外,还发现了一万多枚铜钱,时间从汉代到南宋都有。

阅读以上的材料,从中可以获取哪些重要的历史信息?(要求: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出史实,并进行解释。解释可以从原因、影响或其他角度入手。)
2024-04-1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宋元妆具”

材料一   宋代垦田面积约7.5亿亩,矿冶业、制瓷业、金银细工等手工业与商品生产都有发展。北宋金矿矿点由4州发展至24州,银矿矿点由17州发展至68州。宋元时期金银矿藏开发继续扩大并逐渐转移至南方地区,如福建路、江南西路与两浙路银产量均很高。金银捶揲工艺发展,出现了造型复杂以及立体凸纹装饰的金银器。这一时期,北方地区不同民族之间进行榷场贸易。农、牧并存的经济模式逐渐形成。

材料二   北宋墓葬出土的妆具有妆奁、镜盒、剪刀、梳、罐、镜及粉盒,南宋妆具类别又新增镜箱,元代墓葬出土的妆具包括收纳置放、梳理及修整、调脂、照容等各类用具,且均为银质。宋元墓葬出土的盒类与奁类妆具造型,与唐末五代时期墓葬出土的妆具相似。目前出土的宋元漆木金银妆具数量南方地区占81.7%,北方地区占18.3%。金代墓葬出土的银带饰,用银链将银剪、银盒与荷叶银盖罐等合为一副饰件,其中荷叶银盖罐是宋代银妆具的器型。元代汉族墓葬也出土了类似的器物。


结合所学,对材料中“宋元妆具”进行简要分析。
2024-02-07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唐宋变革”

材料一   “唐宋变革”是中外历史学界广泛讨论的问题。钱穆在《理学与艺术》一文中写道:“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

材料二   有些学者对“唐宋变革”采取了比较低调的看法:“不应过分夸大这种变革,两个时期间不存在绝对不可逾越的鸿沟。”(胡如雷《唐宋之际中国封建社会的巨大变革》)“人们可对比唐宋时代,从阶级状况,到政治制度、军事制度、文化等,列举出不少变化的史实。然而若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则至多只能算是一个小变革期。”(王曾瑜《宋朝阶级结构》)


结合宋朝的史实,评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
4 . 史学观点

材料一   宣帝初即位,欲褒先帝,诏丞相御史曰:“孝武皇帝(汉武帝)躬仁谊,厉威武,北征匈奴,南平氐羌、昆明、瓯骆两越,东定葳、貉、朝鲜,廓地斥境,而庙乐未称,朕甚悼焉。”(夏侯)胜曰:“武帝虽有攘四夷广土斥境之功,然多杀士众,竭民财力,奢泰亡度,天下虚耗,百姓流离,物故(死亡)者半……畜积至今未复。亡德泽于民,不宜为立庙乐。”

——引自《汉书》


(1)阅读材料一,结合所学,你如何看待汉武帝的功过?

材料二   关于宋朝历史地位学术界有不同评价。第一种是“积贫积弱说”,如钱穆主张宋朝是“对外之积弱不振”“宋室内部之积贫难疗”。第二种是“造极之世说”,如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他认为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登峰造极的时代。两说在学术界各有拥趸,不断发展。进入21世纪以后,“造极之世说”飞速崛起,大有取代“积贫积弱说”的趋势,许多学者均对宋代的历史地位给予很高的评价。近年来也有学者认为,“积贫积弱说”与“造极之世说”只是宋朝的正反两面,并无任何冲突。

——摘编自朱永清《“积贫积弱”抑或“造极之世”——民国以降两宋评价的嬗变与纠结》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以上材料中选择你赞成的观点加以论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