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北宋都城东京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鼎盛时期人口达150多万。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用“市井最盛”、“不可驻足”等形容东京的城市景象。最热闹的市通宵达旦,人员往来不绝,小贩叫卖声不断,商店连绵不绝,还有大相国寺每月五次的庙会集市。纵观南北的御街两侧,酒楼、茶馆店铺鳞次栉比,城里还有瓦斯、勾栏等娱乐场所,最大的可容纳千人,里面唱戏的、说书的应有尽有。

材料三   今天的开封城有一处公园,名清明上河园,是根据名画《清明上河图》复原建成的,漫步其中,恍若置身于北宋东京的繁华和市井生活。

材料四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从上述材料提取信息,辨析其对研究宋朝历史的史料价值。
2023-10-1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祈风是宋代市舶司主持的一种典礼。南宋泉州知府真德秀曾作《祈风文》,“惟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过失)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再祷焉”。泉州九日山保留的十段宋代祈风摩崖石刻是全国唯一的祈风石刻群。

——摘编整理自《泉州祈风石刻考释》

材料二   元代泉州被非洲大旅行家白图泰称之为“世界大港之一”。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返回意大利的。在海外贸易的带动下, 泉州周围的柑橘、甘蔗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大量出口。据考古发现,泉州一地属于元代的瓷器窑址,就多达几十处。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大批来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商人来到泉州长期定居,被当地居民称为“南海蕃客”。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建立“商站”,在官方的监护下聚族而居,并享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几乎所有世界性的宗教都传到泉州,使泉州发展成不同宗教和谐共存的一个“圣地”。

——摘编自周中坚《梯航万国,誉播遐方——元代泉州港的极盛》


(1)概括指出材料一文物、文献有哪些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3 . 阅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学作品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时代的真实性,如陈寅恪认为《桃花源记》反映了西晋末年盗贼并起,中原避难之人或远离本土迁至他乡,“其不能远离本土迁至他乡者,则大抵纠合宗族乡党,囤聚堡坞,据险自守,以避戎狄盗寇之难”,即反映了十六国时期北方人民的历史情况。


(1)尝试写出你所知道的反映唐代历史的一句诗,并说明其所反映的历史内容。你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的史料价值。

材料二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

材料三   中国人……造纸的知识随着阿拉伯人传入欧洲,1340年在意大利的法布里亚诺建立了第一个造纸的作坊。……这就为“知识普及”口号打开道路,标志着我们心目中所谓书籍的开端。

——[德]利普斯《事物的起源》


(3)根据材料三,谈谈古代科学家在改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过程中,有什么共同特点。四大发明是如何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2022-11-28更新 | 63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

——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

材料二: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裕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

材料四:文学则文章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艺术方面,……则采用表现自己意志的自由方法。音乐方面,……通俗艺术较盛,品味较古的音乐下降,变得单纯以低级的平民趣味为依归。

——日本汉学家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思想特征。
(2)据材料二,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请说明理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柳孜隶属安徽淮北市濉溪县百善镇,据濉溪县志记载.位于该县境内的大运河故道。1999年初,在柳孜段公路裁弯取直降坡施工中发现陶瓷器等文物和其他遗迹的现象。以下内容节选自该次大发现。

罕见的宋代货运码头

……石构建筑砌体依河道南岸堤坡而建,所使用的石料质地不同,大小厚薄不一致,形状各异的石料均为使用过的旧料,在砌体中还夹杂使用一定数量的汉代墓葬石构件画像石石料。石砌体的基础,采用瓦砾层与黄黏土层间隔夯实处理,共4层,厚75厘米左右,基础大于石砌体,北部向河道内延伸。

珍贵的唐宋沉船

1号沉船为木板结构,平面呈长方形,船身存长9.6米,包括拖舵共存残长12.6米。现存船体长度由两段木板拼接而成,用双排铁铆钉固定,缝隙间填以油灰。尾舱横梁上有三档舵杆限位木椿,可调节船的航向。

2号沉船是一艘独木舟,由一根硕大的原木整体雕凿而成,长10.6米。船体两头窄中间宽,呈大半个圆弧形,头和尾部上收,面部稍上翘。

6号沉船为木板结构,残存长23.6米。从这段立于壁板之上的底板结构情况来看,船底为平底。船壁板特别巨大,木质坚硬,板面向内呈弧形,舱中间存有13根空梁方孔,空粱尚残存三根。

丰富的古陶瓷

经初步鉴定,能确认窑口的有安徽寿州窑,浙江的越窑,江西的景德窑,福建的建阳窑陕西的耀州窑,河北的磁州窑、定窑等20余座全国各地窑口烧制的产品,窑口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富,实为罕见。

——摘编自阚绪杭《运河考古的首次大发现一柳孜隋唐大运河遗址的面世》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大运河故道有哪些史料价值。
6 . 如图为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节选),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汴京忙碌的商运场景。该作品体现了
A.艺术审美与市井风情的交融B.人文意蕴与史料价值的统一
C.工笔画法与写意画法的协调D.海上贸易与市镇经济的交流
7 . 朱熹曾上奏章说“我以前读《资治通鉴》,发现其间周末诸侯称王号,却未更正,汉丞相诸葛亮出师讨贼,反而被写成入寇,像这样的事情不是一两处,而是很多(于是我写了一本《资治通鉴纲目》)在评判是非得失时,用了春秋笔法,略示训诫……”据此可推知,《资治通鉴纲目》
A.以尊重事实为编著原则B.旨在宣扬封建正统观念
C.史料价值高于《资治通鉴》D.和《春秋》的体裁完全相同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宋)规定州郡长官由文臣担任,长官之外另设“通判”,使其互相牵制。后来,又把全国州郡分为十五路,陆续在各路设转运使、提点刑狱、安抚使(管军事)、提举常平(管常平仓救济、农田水利等)四司,统称“监司”,也都由文臣担任,只有安抚使用武人。

——摘编自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北宋)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七十二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

材料三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摘编自[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地方官制呈现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地方官制对北宋王朝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北宋城市商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概括该学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2-12-31更新 | 414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材料一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材料三   不返本开新,不接续源头活水,综合创新便会食多不化,推陈出新就会迷失方向;不综合创新,不引进众家异说和外来文明,返本开新便会泥古不化,推陈出新就会乏力苍白;不推陈出新,不致力于内部创造,返本开新就会徒说空话,综合创新也会主体不明。因此,“三新”之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则儒学的继承与创新庶几可以顺利进行。

——牟钟鉴《儒学继承与创新的三种途径》


(1)据材料一指出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是基于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根据所学“兵也收了,财也收了”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2)“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具体表现。举两个例子
(3)依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前期儒学面临的危机。根据所学宋代理学家为重振儒学是如何“推陈出新”的?(具体内容)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武帝在位时期,在政治方面是如何推进大一统格局的?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①和②所对应的政权名称,概述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民族关系上的主要特征。

材料三:   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的统治

唐太宗唐玄宗
政治勤于政事,善于用人、虚心纳谏重用贤能,整顿吏治
经济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发展经济,改革税制
文化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注重文教,编修经典

——摘编自崔明德《中国民族关系十讲》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与唐玄宗前期出现了什么盛世局面?根据材料三概括盛世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

材料四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还是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

——(英国)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4)根据材料四,概括作者关于宋代科技发展的观点,结合所学找出支持该观点的史实。
2021-11-02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等七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