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辽宋夏金元的经济、社会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 道试题
1 . 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文学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宋代生产力的发展酝酿着理论形态转型,传统儒学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客观上要求儒学更多地关注现实,这就是经世致用思想。北宋整个社会生产力发展了,但没有完成国家的完全统一,有识之士通过儒学做出了符合现实的新解释。理学家们吸收并利用外来的和传统的文明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富有特色的儒学形而上学本体论概念,并给予系统的哲学论证。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在伦理道德上,宋明理学家在儒学的伦理道德学说上,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逻辑层次的哲学范畴和理论结构。无论是各种各样的理学本体论,还是作为道德基础的人性论均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内容。理学家们无一不以“辟异端”的态势激烈地反对佛教,但其自身的价值核心却又恰恰是自己所要反对的佛教。经过理学家们的“批判”,儒道互补、佛教为宾的格局已经名存实亡了。

——摘编自宋延高《宋明理学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一个新阶级——士大夫阶级——出现了,他们决心承担起重塑中国传统的责任。他们在政治、意识形态、文学、艺术、科技上所取得的成就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界定宋代是一个转型朝代。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绘画艺术里也产生了精致的新技法。……书籍不再是用手抄卷轴的,而是由日渐繁荣的印刷业生产印制,并配有封面。这使得那些出身中等家庭的孩子可以接受教育,他们在私塾或官学里接受教育。高品质的印刷和出版等通过中亚一直连接到伊斯兰教世界的贸易路线和传播交流网络传播到了欧洲。

——摘编自【德】迪特库恩《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


请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理学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理学产生的原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在城市设计、文学、绘画、科技方面的成就,并简析印刷业生产日渐繁荣的影响。
2 . 背景:从三国到五代,________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不及佛教和道教
3 . 唐传奇多辞藻华丽,文风浮夸充满想象,多描写社会上层士大夫及文人群体的社会生活与精神世界;而宋话本更强调向“俗”,题材更丰富多彩,主要篇幅是对社会背景及底层市民生活的描写。这一变化反映了
A.文学风格由浪漫主义转向现实主义
B.下层知识分子成为文学创作的主体
C.社会主流价值观嬗变影响文学形式
D.文学的发展具有显著的时代性特征
4 . 以下为隋朝大运河和元朝大运河图。大运河的开凿
A.是隋末和元末农民起义的主要原因
B.缩小了南北经济差距
C.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优越性
D.使政治中心由中原向北方农耕和游牧过渡区转移
2021-10-21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必刷题】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练习(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1课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二程、朱熹对于他们思想的核心概念“理”(有时也称为“道”)作过如下阐释

问:天道如何?曰:只是理。理便是天道也。且如说“皇天震怒”,终不是有人在上震怒,只是理如此。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22上《伊川杂录》

物物皆有理。如火之所以热,水之所以寒,至于君臣、父子间皆是理。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19《杨遵道录》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5《二先生语五》

天下之物,则必各有所以然之故,与其所当然之则,所谓理也。

——朱熹《四书或问》卷39《大学或问》

一理之实,而万物分之以为体……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朱子语类》卷94《周子之书·通书》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70《读大纪》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课文内容,体会程朱理学宇宙观、人生观相结合的特点,并分析它在当时受到官方尊崇的原因。
2021-10-08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学思之窗·思考点·问题探究】专辑-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宋朝,书法真正实现了由书法技艺到书法艺术的转变,宋代为书法赋予了更具风雅的色彩。在宋代后期,南宋以及金代的大多数文人书法家,在书法风格方面或多或少都沾染了以苏、米等人为代表的书写风格。宋代书法在风格上充分展现了当时时代的特点,自由潇洒,颇多趣味。但令人遗憾的是,自宋代以后一段时间的书法仿佛丧失了活力,书法的风格“中规中矩”,不再如宋代书风那般充满趣味。而到明代中期之后,文人志士则使得宋代书风再现于世。他们大力推崇宋代书法风格,如以祝枝山以及文徵明等人为代表的吴门书派。

——刘碧新《以宋代为例研究书法的时代特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任一时期书法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1-08-23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上好课】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必修3)-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备作业)
7 . 宋代海外贸易非常繁荣。

材料一   汉代与宋代丝绸之路示意图


材料二   两宋时期通航的海港至少有20来个,设有市舶机构的港口就有十多个。宋代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至少在60个以上,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印度及孟加拉湾沿岸地区、红海周围及东非沿海地区。进口商品在北宋前期不超过50种,至南宋增至300余种,大致可分香料、宝货、药材、矿产、燃料、纺织品和动植物初级制品等几大类;输出商品以手工产品为主。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市舶收入(官府的进口税)为三十万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为二百万缗。开创出一个中国主导国际贸易的时代,并基本上垄断了中国到印度的航运。

——摘编自《简明中国经济史》与金开诚《海上丝绸之路》


(1)比较汉代和宋代丝绸之路路线的不同并简析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归纳两宋海外贸易繁荣的表现。
8 . 南方经济开发
(1)南方经济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2)南方经济开发的表现如何?(从农业和手工业思想)
(3)南方经济开发带来的影响是什么?
2021-11-17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中外历史纲要(上)问题导学-第5课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出版书籍,自古以来就是人类一种自觉主动的行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刻在兽骨和青铜器上的甲骨文、铭文,已包含了出版物的元素,主要为个人行为。……在宋代,印刷业遍及全国,形成了开封、杭州、成都、建阳、江西等印刷业较集中的地区。官方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从事印书活动,民间印刷更是空前活跃。印书的品种,由过去的以佛经佛像为主,逐渐改变为以刻印经、史、子、集等书为主。印本书成为商品,书商成为一个新兴的行业。    

——摘编自石永强《古代印书机构》

材料二   商务印书馆于1897年设立于上海。商务自创办之初,张元济认为“吾辈当以扶助教育为己任”,“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以“创务育人”达到“昌明教育,开启民智”的目的,怀揣文化理想,承担起了近代印书馆的文化使命。它所确定的方针即是“一方发扬固有文化,一方介绍西洋文化,谋沟通中西以促进整个中国文化之光大。

——摘编自吴平《近代商务印书馆发展中的“道”与“器”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印刷业的变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商务印书馆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
10 . 宋明理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朱熹集中了前人(特别是程颐系统)的儒学研究成果,形成了新儒学体系。他把《大学》中所说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理论根据,构建上自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一整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思想重新解释四书,使理学透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通过编撰《童蒙须知》等启蒙著作,对儿童的衣着、饮食等日常行为都作了道德规定。比如,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程朱一派专在士阶层中求发展,终于成为新儒家的正统。直到王阳明出现后,陆王才真正能和程朱分庭抗礼。王阳明的“致良知”教以“简易直接”为特色,是和朱子“格物致知”的理论长期奋斗而获得的。他认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而打破了朱子“读书明理”之教在新儒家伦理和农工商贾之间所造成的隔阂。王阳明以来有“满街都是圣人”之说,新儒家伦理因阳明学的出现而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

——摘编自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熹学说形成的原因,并概括朱熹推广儒学的路径。
(2)根据材料二,比较王阳明学说与朱熹学说的不同点,归纳王阳明思想的社会意义。
2021-03-13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分层作业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