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宋代依据有无田产,将全国户口分为主户和客户。下表是北宋宝元元年(1038)和元丰元年(1078)三路主户、客户的统计数据,表中客户比率变化反映(     
年份
数据
户别
政区
荆湖南路荆湖北路江南东路
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主户客户客户比率
宝元元年4564313546260.4373505932387090.4059022611714990.160
元丰元年4756773955370.4542800003775330.5749262252010860.178
A.土地兼并程度加深B.地域经济差别扩大
C.商品经济发展加快D.贫富差距逐渐缩小
2023-06-14更新 | 4826次组卷 | 30卷引用:新疆巴音郭楞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北京地区出土了大量辽、金时代的农具,计有犁、桦、耘锄、镰、手铲、秭、铡刀、草叉等,门类齐全,其中多种农具与今天北方使用的农具差别不大。这说明辽、金时期(     
A.精耕细作模式传承发展B.金属农具得到全面推广
C.手工业与农业联系紧密D.北京地区经济发展最快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宋代植茶既可折税也能出售获利,“蜀之茶园,皆民两税地,不殖五谷,唯宜种茶。民卖茶资衣食,与农夫业田无异。”鄂州崇阳县“民不务耕植,唯以植茶为业”。从中可知宋代
A.农民所受人身束缚相对松弛B.土地兼并不受国家抑制
C.传统自然经济结构有所突破D.农业生产租佃关系盛行
4 . 宋代粮食产量提高……而地狭人众地区逼迫着当地农户寻求效益更高的经济作物。宋代川人记载:“川蜀茶园,本是百姓两税田地,不出五谷,只是种茶……采茶货卖,以充衣食。”这反映了宋代四川
A.国家鼓励经济作物种植B.经济效益影响种植结构
C.自耕农经济的普遍衰退D.商品经济逐渐成为主导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元朝元贞年间,有人教人制作“捍、弹、纺、织”之具,织成的“被褥带悦”,“上折枝团凤,棋局字样,粲然若写”,于是时人“既受教,竞相作为,转货他郡,家计就殷”。这反映了当时
①纺织工艺得到革新②新式纺车推广传授③棉纺织业发展迅速④雇佣劳动关系出现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1-11-09更新 | 267次组卷 | 7卷引用:新疆乌苏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6 . 下表内容是宋代有关文献对农民生产状况的记述。据此可以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田功微粱稻,圃学蕃麻枲。截筒户割漆,剥楮人抄纸。[北宋]彭汝砺《六月自西域归》
此身非不爱罗衣,月晓霜寒不下机。 织得罗成还不著,卖钱买得素丝归。[北宋]徐积《织女》
赣民遇农隙,率贩鹾(盐的别名)于闽、粤之境,名曰盐子[南宋]刘克庄《墓志铭•宋经略》
A.宋代农民赋税负担沉重B.农业生产逐步走向市场化
C.家庭手工业的发展迅速D.家庭经济已突破自给藩篱
7 . 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
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B.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
C.官营手工业发达D.“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如图是宋代湖州等地农业、手工业分工演化图谱。据此图可知宋代

A.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B.自然经济解体
C.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倾向D.经济重心南移
2021-06-02更新 | 434次组卷 | 35卷引用:新疆石河子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北宋时期,江浙和四川成为全国丝织业的中心。河南、河北、江西生产的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苏皖地区金、银、铜、铁、铅、煤的开采冶炼规模相当大。据此可知,宋代
A.手工业的区域分工比较明显B.丝织、瓷器等产品大量出口
C.“朝贡贸易”得到一定发展D.手工业生产始终由政府主导
2020-05-17更新 | 461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学者研究,直到唐朝,穷民一直被称作“贱民”或“奴婢”,是一种“私”现象。可是到了宋代,基本上全部作为佃户良民登记。这表明
A.宋朝彻底废除了奴婢制度B.自耕农家庭得到政府保护
C.经济繁荣促进人口增长D.赋税减轻,隐匿人口现象消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