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4 道试题
1 . 城隍庙是民众为了保护城市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安康而设置的庙宇。宋代,在定期举行的城隍庙会内,各类民间艺术竞相献艺,形成了所谓的城隍庙文化。由此可知,宋代城隍庙文化的兴起(     
A.得益于宋朝政府的重视B.反映了程朱理学的影响
C.体现了商品经济的繁荣D.说明儒学地位受到冲击
2024-03-04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宋明清时期江南苏州府市镇发展情况表。市镇的发展得益于(     
县名北宋元丰年间明嘉靖年间清乾隆年间
吴县162
长轴县044125
昆山县054123
常熟县359830
吴江县043710
A.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B.政府推行的坊市制度
C.国家组织力量的强大D.全国性商业网络形成
2024-03-04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3 . 北宋开国时银价约为每两1贯钱,之后几十年间银价大起大落,最低600文最高2贯;两宋之交通货膨胀,银价也曾突破3贯以上;最后终南宋一代,银价稳定在3贯上下20%波动。材料说明了(     
A.南方经济发展超过了北方B.南宋比北宋相对稳定
C.白银已经普通流通D.银贵钱贱说明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2024-03-0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一轮复习检测联考卷历史试题
4 . 宋朝民间商业贸易中出现了一种更为高级的信用形式,即预付款行为。这种预付款行为产生于商贾和生产者之间,在四川地区的茶叶行业、福建的荔枝买卖、洛阳的牡丹买卖中比较常见。这说明宋朝(     
A.地域性社会分工明显B.长途贩运贸易兴盛
C.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D.商品生产规模扩大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北宋时期,汴京郊外的草市十分繁荣,已经成为城郊的经济重心,发挥着中心市场的作用。宋真宗时期,汴京郊外草市的发展出现了“十二市之环城,嚣然朝夕”的局面,有些特别发达的草市已经和市区别无二致。由此可见,北宋草市(     
A.促使城郊实现了城市化B.已经突破了时间限制
C.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D.侵占了市区发展空间
2024-03-0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质量考评二历史试题
6 . 庙市是指在寺庙或道观内外举办的定期集市,两宋时全国寺院、道观林立,庙会繁多,比较有名的庙市有大相国寺庙市、东岳庙市、青城山庙市等。史载相国寺庙市“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庙市的出现(     
A.进一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B.扩大了商业的范围和广度
C.为商业市镇发展奠定基础D.侧面反映宗教文化的繁荣
7 . 据《文献通考》记载:旧制虽有市舶司,多州郡兼领;元丰中,始令转运使兼提举,而州郡不复预矣;后专置提举,而转运亦不复预矣。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A.延续重农抑商政策B.加强管控对外贸易
C.舶货税率趋于合理D.市舶成为变法核心
2024-02-09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如表是《东京梦华录》中描述北宋东京城市人们生产、生活的物质民俗词汇数量统计表。据此可知,该时期东京(     
分类商业类衣饰类建筑类食物类交通类工具类
数量21422993716113155
占比14%15%6%47%7%10%
A.主要生产各种饮食、服饰B.各项城市服务功能较为完备
C.城市经济服务于统治阶级D.由政治中心转变为商业中心
2024-02-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9 . 自古以来,中国与许多国家和地区就存在着各种联系,彼此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丰年间,宋政府为保障入港商船的安全及防备走私,开始执行“望舶之制”,专门在广州、泉州等港设置了望检司。宋代海外贸易的范围自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确为汉唐所未有。宋高宗绍兴初,年收入占当时全部收入的1/20。宋代及其以后,海路已经取代陆路成为中外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海上贸易国家,借助海外贸易这一个充满巨大经济利益的平台,吸引着国内外的经济要素不断进入近海区域,参与到近海市场的经济活动之中,从而为近海市场的兴起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廖伊婕《宋代近海市场研究》

材料二   从(19世纪)60年代中叶到80年代之初,中国沿海和长江中游以下的航运被英国太古、怡和及美国旗昌等洋行控制。道光年间中国原有沙船三千余号,到70年代之初,只剩下了四百号。外国银行开始操纵中国的金融市场,汇丰银行迅速成为英国资本对中国实行经济侵略的中心机构。外国纺织品的进口数量也逐渐增加,由洋行通过买办网送到内地各处。在60年代,如东北的皮革,山东的帽缏,都已经被外国商人的收购组织向小生产者压价掠夺。

——摘编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材料三   党中央深刻认识到,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我国发展要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必须顺应经济全球化,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推进一大批关系沿线国家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的合作项目,建设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使共建“一带一路”成为当今世界深受欢迎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

——引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19世纪60到80年代中国经济领域出现的新变动,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西方列强的“经济侵略”对19世纪中后期中国商业贸易产生的影响。
(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选择阐述①“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请结合中国古代的相关史实,从文化、经济两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②写出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为“顺应经济全球化”而积极推动建设的新型国际关系的主要内容,指出中国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过程中身份的变化及具体表现。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某学者在研究两宋时期的经济与社会知识内容时,拟定了如下目录(部分):

“碌碌有为”的宋人

第一章   北民南迁的耕耘——农业

……

第二章   百工巧匠的智慧——手工业

……

第三章   熙来攘往的贾客——商业贸易

第一节   互市贸易的商旅——榷场贸易

第二节   海丝之路的船舶——海外贸易

第四章   璀璨群星的宋城——城市经济

…………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书籍(章节)目录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晚清历史》一书拟定章节目录。 (要求:至少编写三章,每一章需要有两节,合乎逻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