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宋代的货币以铜钱为主,在产铜铁的地方,多设铸钱监,管理铜钱铸造。尽管北宋铸钱量很大,但仍然出现了严重的“钱荒”。在南宋时,“钱荒”一直十分严重。宋代“钱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民间囤积或销毁铜钱重铸器皿的现象严重B.宋代三冗问题导致财政支出巨大
C.宋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宋代赋税的征收以铜钱为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北宋东京御街元宵期间,每日都有“击丸蹴鞠”;暮春时,皇家的琼林苑会向市民开放踢球的场地。南宋都城临安城内的瓦舍勾栏也常有蹴鞠表演,还出现了蹴鞠俱乐部-齐云社。宋代出现“蹴鞠热”的根本原因是(       
A.统治者的提倡B.商品经济繁荣
C.对外交流频繁D.社会氛围宽松
3 . 宋代,鄂州“贾船客舫,不可胜计,市邑雄富,列肆繁错。盖川、广、襄、淮、浙贸迁之会”。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区域商业贸易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4 . 宋朝从南洋和印度洋、波斯湾进口的“蕃货”,主要以香料、药材、矿产和动植物初级产品为主;而输出品则以手工制成品为主,其中尤以纺织品、瓷器和铜钱为大宗出口商品。据此可知,宋代(       
A.海上丝绸之路轮廓初现B.工商业发展生机勃勃
C.重农抑商政策名存实亡D.国内市场与分工发展
5 . 杨联陞在《中国制度史研究》中说:“唐朝时,集市在中午以200下鼓声而告开张,在日落前七刻钟以300下铜锣声而告结束。这个规矩从9世纪逐渐松弛下来了,到12世纪时,大城市的商业活动从一大清早持续到夜是很常见的。”这反映了(     
A.唐朝出现了集市经济B.唐宋之间发生经济变革
C.宋元新经济因素成长D.明清商业经济繁荣发展
6 . 宋代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北宋末年时的开封市共有6个瓦子(城市综合娱乐场),下图是《清明上河图》中一个“说书”场景。这主要反映了
A.宋代民众生活水平高B.宋代民众热衷娱乐生活
C.宋代民众已不务正业D.宋代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7 . 北宋时期,海外贸易的规模远远超过了盛唐。通过航海向海外出口的货物极多并且获利丰厚,其中瓷器出口的数量最大。由此可知,北宋海外贸易(     
A.促进了政治中心向东、向南转移B.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C.刺激了宋朝制瓷行业的迅速发展D.推动了朝贡贸易的瓦解
2022-09-02更新 | 73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名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9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8 . 盐引是政府发给盐商的食盐运销许可凭证。宋徽宗政和三年蔡京创盐引法,用官袋装盐,限定斤重,封印为记,一袋为一引,编立引目号簿。商人缴纳包括税款在内的盐价领引,凭引核对号簿支盐运销。盐引法(       
A.冲击了传统经济政策B.推动了新生产关系滋长
C.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D.提高了商人的社会地位
2023-07-12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大理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宋夏之间爆发延州之战、好水川之战和定川寨之战。三战皆以宋朝失败而告终。但宋朝实行经济封锁政策,停止"岁赐",关闭榷场,不准青白盐入境,禁止双边贸易,从而给夏国的经济以致命的一击。加上西夏与辽之间又出现了嫌隙,所以西夏愿意议和。这说明宋夏议和
A.加重了北宋的财政负担B.辽国的介入起决定作用
C.符合宋夏双方实际情况D.完全是北宋单方面妥协
10 . 在宋代,弋阳区满山遍开的海棠花多的可当柴烧,而“京师江淮尤竞植之,每一价不下数十金;在闽广每支价值数文的茉莉花运至宋都临安后平均每枝价值200文。这表明在宋代(     
A.经济重心南移已经完成B.商业发展存在地域差异
C.花卉鉴赏存在地域差异D.经济作物的种植较广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