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280年,元朝政府规定,对贩卖土货的商人改收单份税,鼓励国内贸易商出洋贸易。1293年,中书省又制定了“二十三条则法”,整顿市舶贸易,严防走私。这反映(     
A.政府谋求对外贸易的巨大利润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财政来源
C.海外贸易的走私现象异常严重D.重农抑商政策已被逐渐放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一艘向外运送商品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它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提供了极为难得的实物资料,2019年8月6日,国家文物局召开工作会,发布了“南海一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成果,总共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其中瓷器13000余件套。该材料可以佐证(       
A.瓷器成为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B.宋代造船技术登峰造极
C.外贸税收成为国家收入重要支柱D.考古证明抑商政策废弛
2023-12-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二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宋代乡民职业选择日趋多元化,或可租佃土地转化为契约下的佃农,或可转为小手工业者,或可流入城市做手工业作坊及服务性行业中的雇佣劳动者。这反映出宋代(     
A.社会阶层分化出现缓和B.重农抑商政策已被废止
C.社会等级观念开始淡化D.社会经济生活较为活跃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陈宏茂《试论宋辽间的榷场贸易》

材料二   宋初,宋辽双方在沿边市易而未有官署。太平兴国二年(977 年),规定在宋境的“镇、易、雄、霸、沧州各置榷务辇香药、犀、象及茶与辽交易”,以后时禁时开。景德三年(1006年)诏:“凡官鬻物如旧,而增帛、漆器,所入者有银、钱、布、羊、骆驼,岁获四十万……终仁宗、英宗之世……互市不绝。”双方对出口货物均设官收税,特别是宋朝长期负担岁币,因而常借榷场利润来补充财政收入的不足。宋宣和四年(1122 年),宋昭上书云:“盖祖宗对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后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

———摘编自霍贺《浅析宋代的对外贸易》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辽榷场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辽榷场贸易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上海原名华亭,至元二十九年(1292 年)“割华亭东北五乡,立县于(上海)镇”后,日益出现“下海人回番货贱”的景象。这说明上海设镇后(     
A.得到了政府的财政扶植B.取代了泉州的港口地位
C.成为了江南的经济重心D.促进了对外贸易的繁荣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元时期,福建丝织业发展迅速,特别是泉州,自唐代以来养蚕织丝成了当地风俗。泉州的绸缎曾作为中国皇帝送给印度国王的礼品。而海南在宋元时期所产沉香极为著名,甚至尤胜其他南海国家产品。北宋初年,市舶条例明令往来海南(甚至雷、化等州到海南)贸易的海船,以及福建出海贸易的船只必须到广州索“引”方可发船出航,“往复必使东诣广,不者没其货”。而南宋和元代也有相似条例几度出现。福建常赖广东“客米”从海上贩运接济,“唯广东船米,可利泉福”。而泉州、广州商船则“一色载金银匹布”往海南贸易香药,每船货值达一万余贯。海南与泉州通过广州交换货。

——摘编自许秀娟《宋元时期广东与海外的丝绸贸易》

材料二   宋代丝绸通过广州南海外传情况

国名或地名今地丝绸品名
占城越南中南部绢扇
真腊柬埔寨假锦、生丝
三佛齐苏门答腊锦绫、缬绢
单马令马来西亚彭亨州腾贝林绢伞、缬绢
凌牙斯加北大年缬绢
细兰国斯里兰卡丝帛
故临国印度奎隆缬绢
层拔国桑给巴尔假锦、红吉贝
阇婆爪哇五色绢、皂绫
渤泥加里曼丹假锦、建阳锦、五色绢、白绢
三屿菲律宾皂绫、缬绢

材料三   三佛齐、阁婆等国“务蚕织,有杂色绣丝、吉贝、绫布”。真腊国不事蚕桑,“近年道人来居,却以蚕桑为业。桑种蚕种皆自暹中来……迢人却以丝自织皂绫衣着”。

——摘编自【宋】赵汝适《诸蕃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元时期海南、广州、福建三地之间贸易繁荣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材料二、三中历史现象的联系。
2023-11-1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肥西宏图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987年,宋太宗派出8名内侍,带着敕书金帛,“各往海南诸蕃国,勾招进奉,博买香药、犀牙、真珠、龙脑”。北宋时期,与中国通过海上开展贸易往来的国家和地区多达50多个。这反映出北宋(     
A.积极发展海外贸易B.改变了传统经济政策
C.经济重心完成南移D.自耕农经济地位下降
2023-10-04更新 | 114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宋元时期政府制定了《市舶则法》,规定商人出海贸易必须先提出申请,经市舶司批准,始能成行。外国商人领取市舶司颁发的“验符”或其他官方凭证方可从事贸易活动。由此可见,宋元时期(     
A.严格限制海外贸易B.开始设立对外贸易机构
C.强调内外贸易平衡D.政府注重规范海外贸易
2023-10-04更新 | 126次组卷 | 2卷引用:安徽省马鞍山市安徽工业大学附属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唐代城市居民区的“坊”与商业区的“市”是分区而设的。宋代,不管是繁华的大街还是偏僻的小巷,都设满了店铺,居民和一般街道两旁设店摆摊,商业区延伸到坊内。推动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发展B.工商食官格局的打破
C.建筑技术的进步D.地域性商人群体兴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南宋时,临安有谚语说“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而南宋诗人赵藩也在《抚州城外作》中写道:“不惟稻陇有佳色,菜畦苗叶想与昌。”这反映出南宋时期(       
A.精耕细作的农业经营B.地域分工的经济形态C.城乡差异的日渐缩小D.城乡经济联系较密切
2023-08-16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九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