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9 道试题
1 .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宣和年间世界上最大的城市汴京的繁盛热闹。但如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桥下的那只船正要穿过桥洞,却没有放下桅杆,眼看就要撞到,船上人才慌忙放倒桅杆。而且桥上有文官坐着轿子,武官骑着大马互不让道,等等诸如此类的隐喻,据此,最合理的解释(     
A.城市街道需更宽敞的设计B.北宋重文轻武使官场矛盾突出
C.北宋的商品经济虚假繁荣D.北宋的繁华盛世之下败象已现
2024-03-21更新 | 247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北省肃宁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宋代并非中国古代史上国势强劲的时期,它面临很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但其在经济、文化领域仍然有许多新成就与新变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浙江乃通江渡海之津道,且如海商之舰,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江岸之船甚夥(多),初非一色:海舶、大舰、网艇、大小船只、公私浙江渔捕等渡船、买卖客船,皆泊于江岸。盖杭城众大之区,客贩最多,兼仕宦往来,皆聚于此耳。

——摘自(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十二

材料二   “南海I号”南宋古沉船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文物储存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远洋贸易商船。近年来,随着“南海丨号”保护发掘项目考古工作的推进,沉船中的瓷器、铜铁器、金银器、漆木器、钱币等大批精品文物出水。“南海1号”沉船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数以万计的稀世珍宝本身,还在于蕴藏着超乎想象的历史信息和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摘编自崔勇《中国“南海丨号”为何被称为史无前例的水下考古典范?》等

材料三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后渐衰微,终必复振。

——摘自陈寅恪《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

(1)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宋代社会经济发展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试举一例,简要说明宋代经济发展与文化兴盛的辩证关系。
2024-03-07更新 | 10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河间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的历史不管怎么朝代更迭,它都有一个内核没变,这就是地理。地理相对历史而言,它的变化极小,而中国的地形又很特殊。不管几千年的历史如何风云变幻,争斗的目标都是围绕着几个大的地理单元。这几个大的地理单元大致划分为荆州(荆襄)、关中、江南(江东)、山西、河北、中原、山东、两淮、巴蜀、百越、云贵、河套、河西走廊、西域、塞北(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等。如果仅就几个核心地区而言,它们恰好呈“井”字形分布。(如图所示)

——摘编自李不白《透过地理看历史》

选择一个地区,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该地区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贡献。(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2024-01-30更新 | 10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黄骅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唐朝政府对市坊制度有着严格的限制,《唐律》规定: “越官府廨垣及市坊垣篱者杖七十”;临街设店被视为非法行为。到了北宋真宗时期,郓州地方官员在临街设置走廊式铺店,将店铺租给商人经营并收取租税。这一变化表明宋朝(     
A.城市管理制度日趋规范B.政府强化对市场管理
C.商人社会地位不断提高D.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
2024-01-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孝宗时期,为适应商品交换的需要,发行了一些地区性的纸币会子,如淮交、湖会等,但又反对没有准备金或准备金不足而盲目发行。1166年,孝宗“以会子之弊,出内库及南库银一百万收之”,次年“出内库银二百万两售于市,以钱易楮(纸币),焚弃之”,宋孝宗此举意在(     
A.增加财政收入B.鼓励商业发展
C.加强中央集权D.稳定纸币币值
6 .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向海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古沉船。已打捞出水的一些文物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例如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并不多见,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造船技术世界领先B.对外交流推动审美观念转变
C.商人重视海外市场D.海上丝路促进制瓷工艺发展
7 . 宋代,鄂州“贾船客舫,不可胜计,市邑雄富,列肆繁错。盖川、广、襄、淮、浙贸迁之会”。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B.地域性商人群体的出现
C.区域商业贸易的繁荣D.“重农抑商”政策废止
8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泉州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世界宗教博物馆”,一千多年来各种宗教在此长期共存,和谐发展。泉州早在五千年前有闽越族在此聚居,艰苦的耕海牧洋生活,使其具有泛神信仰特征,只要是有用的、有利的神灵就加以信奉。魏晋时期汉人从中原地区迁居至此,与原有民族融合。伴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等来此经商、定居,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等宗教相继传入泉州。信奉伊斯兰教的商人与汉族通婚.繁衍后代,成为回族的祖先。泉州社会逐步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构成的移民社会。宋元政府采取较为开放的姿态.授予不同宗教背景的蕃商相应官职,管理泉州的商贸活动,例如南宋长期掌管泉州市舶司的蒲寿庚就是穆斯林。

——摘编自马照南《泉州宗教文化相容共存之品格与现代价值》

材料二   宗教改革运动的兴起引发了欧洲各地的宗教纷争.新教派和天主教会之间的冲突激化,导致了长期的宗教战争,例如德国三十年战争。这场战争始于1618年,主要是由于信奉新教和天主教的德意志诸侯之间矛盾冲突,并将欧洲各个国家卷入战争。战争的可怕后果迫使各方开始寻求和平解决宗教争端的途径。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规定各国统治者有权自由选择国家的宗教信仰,以一种相对平等和公正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各国的统治者开始意识到,宗教宽容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一些开明君主和思想家进而主张国家与教会分离,不允许宗教干涉国家政治和世俗生活,宗教只是为促进个人道德修养和保持“良心”的手段。荷兰的人文主义学者伊拉斯谟强调个人的内心信仰和良知,主张人们应该通过理性和教育来解决宗教争端。而不是通过暴力和迫害。

——摘编自孙浩然《近代欧洲宗教宽容的起源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泉州地区各种宗教得以长期共存和谐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欧洲宗教战争爆发的背景,并分析宗教宽容原则的重要意义。
2024-01-07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云阳县南溪中学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代“传奇”的内容虽不免奇特,但其想象则是超拔的,空灵蕴藉;不仅未染上凡近之气,反而洋溢着浓郁的书卷气。宋代“话本”逐渐取代“传奇”,散发着浓郁的民间趣味:活泼与浅陋并存。这一变化表明(       
A.社会主流价值观出现变动B.市民文学已成为社会主流形式
C.宋代民众的文学素养较低D.商品经济发展助推了文学转型
2024-01-02更新 | 10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九师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北宋描写福建泉州的诗句有谢履的“州南有海浩无穷,每岁造舟通异域”,宰相李邴的“苍官影里三洲路,涨海声中万国商”。这些有关泉州的诗句(       
A.描写了造船技术高超B.展现了对外贸易盛况
C.体现了长途贩运兴盛D.说明官府垄断了商业
2024-01-02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十所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性测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