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2024高三下·浙江·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自古漕运所从之道有三:曰陆、曰河、曰海,河漕视陆运之费省十三四,海运视陆运之费省十七八。……按海运之法,自秦已有之,而唐人亦转东吴粳稻以给幽燕,然以给边方之用而已,用之以足国,始于元焉。况海运无剥浅之费,无挨次之守,而国家亦有水战之备,可以制伏朝鲜、安南边海之人,诚万世之利也……海运视河漕之数,所得益多,故终元之世,海运不废。

——摘编自朱子彦《元代的南北海运》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列举元代漕运发展的交通条件,并简析“终元之世,海运不废”的动因。
2024-03-27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专题02 中国古代史 非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浙江专用)
2 . 下表是一位学者对唐宋时期美术家的地域分布所做的统计,有人据此得出“经济重心南移导致文化重心南移”的结论。这一分析过程(     
唐宋时期美术家地域分布表
朝代中原长江中下游东南沿海其他
唐朝73%11%6%10%
北宋63%17%10%10%
南宋6%26%65%3%
A.严谨解读了材料的内容B.准确运用了唯物史观
C.忽视了政治因素的影响D.所依据的史实不正确
2023-08-01更新 | 162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3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有学者认为,“金宋以后的元明清统一王朝,除了政治中心依然在北方外,经济文化重心已经固着南方不可移易了”。下列史料,不能佐证该观点的是(     
A.《元史》记载:“(大都)百司庶府之繁,卫士编民之众,无不仰给于江南”
B.明末大臣奏称:“国家财赋,专倚三吴,而苏(州)、松(江)独甲于天下”
C.康熙帝诗云:“东南财赋地,江左人文薮”
D.清代浙江学者言:“吾乡山水清远,其人明锐而疏达”
2023-07-10更新 | 2773次组卷 | 15卷引用:2023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宋代科举考试中独有的“特奏名”制度是针对那些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落榜的人,通过附加考试后赐予进士出身和官职的制度。如表所示为宋代“特奏名第一人”(排名第一)的地域分布情况。这一分布情况(        
地域分布南方北方籍贯无考总计
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湖南广东湖北河南有名无籍贯无任何信息
人数27117322211201490
A.反映了宋明理学的适用范围日趋扩大B.缓和了门阀士族与庶族的政治冲突
C.折射出地域经济的发展对教育的影响D.说明了科举制度的功能呈现多样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明人章演在《三吴风俗》中写道:“盖自晋之渡而东也,收数十代之衣冠礼乐,而生聚长养其中。彼号为中原者,方且沦为戎马荆棒之域,故相悬也。其后,宋又渡而南也,举数百年之皇图帝籍,以保有亿万之命。彼号为二京者,方且为汇兵讲武之场,故益远也。”据此可知(     
A.文化重心逐渐南移B.北方地区经济落后
C.南方军事处于劣势D.南北对立战乱频繁
6 . 下图为春秋至明清时期南北方人才比重曲线图。对图中曲线变化相关信息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     
A.春秋战国时期形成单一的中原文化区
B.人才比重的变化折射出经济格局的变动
C.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越北方
D.科举制度的完善推动南方人才比重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宋朝之前,中国黄河流域尤其是关中地区,物华天宝,地杰人灵。但是宋朝以来,江南人物风流,才子辈出。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科举制改革B.经济重心南移
C.宋代重文轻武政策D.政治中心南迁
8 . 元杂剧的繁盛,起初以大都为中心。元成宗时期,南方杭州等地的杂剧后来居上。元杂剧的创作和演出中心逐步南移。对此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剧作家和演出者多是南方士人B.政府对元杂剧的高度重视
C.杭州是当时全国政治文化中心D.南方经济文化影响力上升
9 . 下图是唐宋时期南北方人口密度图,据此可知,该图(     

A.科学揭示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准确呈现了经济基础的变动
C.客观上反映南方市场的扩大D.合理解读了北民南迁的原因
2022-11-13更新 | 848次组卷 | 18卷引用:2023年6月浙江高考历史真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0 . 古代中国有这样一种历史现象:南方经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就深度而言,南方精耕细作的水平远超北方,南方的生产工具也有了很大的革新。这种历史现象始于(       
A.两汉之际B.唐朝中叶C.宋元时期D.明末清初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