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经济重心南移(宋元)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南宋初期,原产于北方的小麦和芦布价格猛涨。庄绰的《鸡肋编》载:“绍兴初,麦一斛至万二千钱,农获其利、倍于种稻。”陈旉的《农书》亦云:“(芋麻)一岁三收,中小之家,只此一件,自可了纳赋税,充足布帛也。”这表明(     
A.稻麦复种提高小麦价格B.南宋初期出现经济危机
C.南迁之民不改生活习惯D.政治变动影响经济状态
2024-03-30更新 | 52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2 . 阅读如图,据图中信息,可以推知隋朝时(     

A.大索貌阅成效显著B.社会治理井然有序
C.中原经济占据主导D.南方得到迅速发展
2024-03-14更新 | 122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3 .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下表反映了唐—五代、宋书院的数量变化情况。出现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朝代

全国(所)

北方(所)

南方(所)

唐—五代

47

8

39

713

31

682

A.重文轻武之风B.经济重心南移C.印刷技术发展D.理学大力推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为学者统计的中国历代著名人物地理分布,对此阐释最合理的是(     
时代西汉东汉北宋南宋民初
著名人物最多省份山东河南陕西河南浙江浙江江苏江苏
A.深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B.体现政治中心变动
C.历代社会结构差异明显D.科举制度渐趋僵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纵观我国古代行政区划,特别是从唐代以后,南方多是愈分愈细,北方则很少分细而只见归并。据《宋史-地理志》记载,北宋后期人口数超过20万的州郡,南方占44处,北方占11处;南方的44处中,江浙占了23处。这说明(     
A.南方政权鼓励移民B.江南的区域位置优越
C.南方经济稳定上升D.南北方人口数差距大
2023-10-11更新 | 185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盛唐时期,南方有人口390多万;北方有人口510多万;至北宋末年,南方有人口1100多万,北方有人口660多万。导致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行政区划的改革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区域市场的形成D.国家的重新实现统一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自晚唐五代至南宋时期,在南方地区除人口迅速增加之外,江南东路产田集中区粮食亩产量也大幅度提高,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这反映了(       
A.经济重心向南转移B.北方耕作技术落后
C.休养生息成效显著D.江南地区发展滞后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唐宋时期产茶州、府、军数量一览表(单位:个)

地区

朝代
川蜀地区两湖地区东南地区黄淮地区两广地区云贵地区关陕地区总数
1110151134256
16222914123298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传统种植结构发生改变
B.南方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
C.茶叶税是政府主要税源
D.茶成为对外贸易重要商品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隋炀帝开凿通济渠,并与唐初武则天先后从长安迁都洛阳,北宋则更进一步将京师移向开封,以靠近运河干道。唐宋之际中国古都有一种自西向东迁移的明显态势,这主要缘于(     
A.地理环境影响了国都位置B.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C.统治者对运河交通的重视D.北方动乱不断加剧
2023-04-17更新 | 260次组卷 | 16卷引用:江西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10 . 南宋时期,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赋之地,人文渊薮”之说。在南宋都城临安,即使是本地人开的酒馆也往往仿效汴京旧俗,在门前张挂炉子灯,茶馆则学北方张挂名人画像。北方人吃笼饼的习惯南方人也跟着学。这些现象主要缘于(     
A.中原地区经济萧条B.南方自然环境优越
C.经济政治重心南移D.南宋重视民众教育
2023-03-12更新 | 665次组卷 | 14卷引用:2024届江西省南昌市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