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宋代,亦官亦商者、亦商亦官者大有人在。如大将张俊,他既是枢密使,又是临安大酒店太平楼主,还经营海外贸易;如茶商马季良,他家本为茶商,却官至兵部郎中、龙图阁直学士等。这说明宋代(     
A.科举制对商人子弟开放B.社会对商人认可度提升
C.士阶层的社会地位下降D.“农商并重”政策的实行
2 . 下图反映了当时西夏统治区域(     
图:内蒙古额济纳旗出土的西夏文契书。西夏光定申年(1212年)曹肃州贷粮典物契,其契尾的签署画押为:
立契者曹肃州(汉姓)
同立妻子讹七氏酉宝(党项姓)
同立契o羊金
证人梁老房宝(汉姓)
证人老房有
A.商品经济较为繁荣B.农业发展比较滞后
C.各族民众相互交融D.法律观念普遍盛行
3 . 选做题(请任选1题作答)
【说一说】

南方经济发展带动了文化的进步。北宋时,南方人在全国统一的科举考试中优势明显,朝廷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各自分配名额,分别录取。自南宋起,江浙一带尤其成为人才集中的地区。


请回答:
(1)如何理解北宋科举考试中南北分卷的做法,其利弊如何?
【谈一谈】

积水潭地区(今什刹海一带)是古都北京的灵魂。

元代在建设大都时,著名水利学家郭守敬奉命设计大都的水系。积水潭是北京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京杭大运河的北端点码头,南方的粮食、木材经漕运水道源源不断进入大都城。“川陕豪商,吴楚大贾,飞帆一苇,径抵辇下。”米市、面市、缎子市、皮帽市、帽子市、鹅鸭市、珠子市、珍宝市、柴炭市、铁器市,皆在这一带。元末《析津志》描述其地盛况云:“钟楼之东南转角街市俱是针铺。西斜街临海子,率多歌台酒馆,有望湖亭,昔日皆贵官游赏之地。楼之左右俱有果木饼面柴炭器用之属。”


请回答:
(2)根据上述历史材料,概括促进元代积水潭地区商业繁荣的因素。
【读一读,析一析】

人口问题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话题。



请回答:
(3)阅读图,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并结合所学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2021·河北·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元代成书的《丸经》中有“宋徽宗、金章宗皆爱捶丸”的记载。宋代捶丸活动的图像资料也有发现(图甲、图乙)。元杂剧中有民间青年男女聚会游戏首选捶丸的情景,元曲中则有官员休闲时进行捶丸的描述。这表明,宋元时期捶丸活动
A.拥有广泛社会基础B.促进了民族交融
C.影响元曲创作风格D.冲击了等级观念
2022-02-28更新 | 4197次组卷 | 29卷引用:专题04辽宋夏金元时期 -2022年初升高历史无忧衔接(统编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材料二   宋真宗亲撰《励学篇》,宣扬“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楼,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向窗前读。”

材料三   宋朝科举考试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宋朝统治者实行什么政策?实行这一政策的目的是什么?有何影响?
(2)材料三中宋朝科举考试的人数大大增加,其原因是什么?产生了什么作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