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4 道试题
1 . 开元二十五年田令:“凡卖买(田地),皆须经所部官司申牒。若无文牒辄买卖,财没不追,地还本主。”而到了南宋时期“人户交易,当先凭牙家索取阄书(确定双方产权的析产书)砧基(记载土地的田形丘段、亩步四至的簿册),指出邱段围号,就问现佃人,有无界至交加,典卖重叠。”据此推断,宋朝(     
A.农民人身自由扩大B.面向大众的基层市场蓬勃兴起
C.商品经济空前繁荣D.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
2024-02-07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在宋以前,“无讼”是地方官追求的执政境界之一、但是到两宋时期,民间显现“尚讼”风气,“编户之内,学讼成风”。这本质上反映了(     
A.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下降B.社会秩序较为稳定
C.经济发展助推社会进步D.官员执政水平较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斗茶始于唐代广东惠州。北宋初,茶农茶客们将在斗茶中胜出的最好的斗品充作官茶进献给皇帝。此后,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之风逐渐在全国流行起来。这反映出(     
A.斗茶竞争日益激烈B.茶品日趋多样C.南方习俗影响扩大D.茶艺水平提高
4 . 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到了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甚至盛行“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由此可知宋代(     
A.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B.逐利意识普遍强化
C.婚姻习俗受理学影响D.宗族观念不复存在
2024-01-2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宋代科举社会》中记载:隆兴府有一位十六岁的少年汪胶,由祖父陪同,到建康府跟从名师蔡清宇读书,祖父“不复治他事”,对他“昼夜督课”。这一现象反映了(     
A.门第观念的淡化B.科举制的日益完善
C.阶层流动的加快D.重文教的社会心态
2024-01-2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宋太宗时,“国家开贡举之门,广搜罗之路,允许工商业者及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以至于工商之子亦登仕进之途。”该材料反映科举制(       
A.促进社会阶层之间流动B.考试程序严密公正客观
C.提高了商人的政治地位D.消弭了冗官冗费的困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宁宗开禧二年(1206年),官府出榜招募百姓租佃荆襄两淮的官田,并订立租佃契约,如果佃人不愿承佃,则许退田别佃,政府另外招人承佃。这反映出当时(     
A.政府放松对社会的控制B.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
C.均田制得以继续维持D.官府与百姓矛盾尖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唐代世人以“词学门阀”为“佳婿”的标准,宋代也流行“婚姻不问阀阅”的观念。唐宋时期的婚姻观主要源于(     
A.诗词的繁荣B.商品经济发展C.科举制发展D.门第观念消失
2024-01-06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迎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曾下诏:“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选送科举)。”神宗时的参知政事冯京,据宋史学家张邦炜考证,其父即为商。上述现象反映(     
A.门第观念趋向淡化B.人身控制走向松弛
C.社会成员身份均等D.抑商政策完全废除
10 . 南宋人梁克家在《淳熙三山志》中记载;以前闽地风俗是“自缙绅而下,士人富民胥吏商贾皂隶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躅(超越等次)”;三十年来却“渐失等威”。对此,朱熹讲“衣服无章,上下混淆”。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政府放开对社会的控制B.实现身份平等成为共识
C.程朱理学已受官方尊崇D.朱熹主张维持等级秩序
2023-12-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