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普及很广,宋代蹴鞠艺人组织社团,制定社规,如要和气、要信实、要礼法、要尊重、戒争斗、戒酒色等等。据此可知,当时蹴鞠
A.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B.推动了军事力量增强
C.源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D.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
2020-10-29更新 | 418次组卷 | 17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北宋名臣、历史学家薛居正的儿子薛惟吉死后,其妻柴氏想要携资(十万贯)再嫁,因此,同平章事(中书门下长官)向敏中、右仆射(尚书省长官)张齐贤都争着求娶,相互闹得不可开交。后向、张二人还牵扯进了“违反诏令私买薛家宅地”案,被双双贬官。某历史兴趣小组成员质疑这则历史故事的真实性。下列质疑理由中合理的有
理由一宋代婚姻固然看重家世阀阅,但不看重嫁妆(钱财)
理由二中书门下是唐代机构,不可能出现在宋朝
理由三买卖宅地行为在宋朝完全不受政府干预
理由四北宋时期,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寡妇再嫁基本不可能,况官宦人家

A.0个B.1个C.2个D.3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宋代,富家之女是人们选择儿媳的首选。蔡襄曾对此有抱怨:“观今之俗,娶其妻不问门户,直求资财”。这反映了宋代(     
A.形成了健康的婚姻观B.门第观念逐渐淡化
C.人身依附关系的消失D.更加强调公平竞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两宋时期,读书人的职业选择越来越广:“不能习进士业者,上可以事笔札、代笺简之役,次可以习点读,为童蒙之师。如不能为儒,则医卜、星相、农圃、商贾、伎(技)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这一现象反映了宋朝
A.商品经济的日益繁荣B.社会成员身份日趋平等
C.“新义利观”逐渐兴起D.冗官冗员现象十分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榜下捉婿》的故事讲述的是:宋朝时期,在科举发榜之日,各地的富绅们都全家出动,争相挑选登第士子来做女婿。这反映了当时社会(       
A.普遍趋炎附势B.明显重文轻武C.富绅学识丰厚D.门第观念淡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苏洵说:“耕者之田资于富民……而田之所入,己得其半,耕者得其半。”这反映的是
A.自耕农式经营B.千耦其耘式经营C.田庄式经营D.租佃式经营
7 .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沿袭了晚唐以来的土地政策,对合法的私人土地买卖不加干预,土地买卖愈益盛行,“贫富无定势,田宅无定主”,地主阶级的升降沉浮波动频繁。租佃制历五代而到北宋跃居主导地位,无地少地的农民承担地主土地的耕作,要按照契约的规定,保证缴纳所规定的地租,否则官府便要干预。佃农不仅拥有迁移的自由,还可以受他人的雇佣而非地主的私属。各种分成制的产品地租代替了劳役,佃农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主动性去安排生产,从而使生产得到发展。

——摘编自漆侠《宋代经济史》

材料二   宋朝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基础上,已经生长出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随着商业发展,宋代商人的地位上升,朝廷允许商贾中的“奇才异行”者应举。商人凭借强大的经济势力交游权贵、为婚姻铺路,“不顾门户,直求资财”成为较普遍的社会现象。宋代时常发生榜下择婿,富商及高官争相择新科进士为婿,新科进士也愿意成为商人女婿。

——摘编自张其凡主编《中国大通史》(宋)

材料三   今举世舍农桑,趋商贾,牛马车舆,填塞道路。游手为巧,充盈都邑。治本(务农)者少,游食者众……是则一夫耕,百人食之;一妇桑,百人衣之……本末何足相供,则民安得不饥寒?饥寒并至,则安能不为非?

——王符《潜夫论》卷1


(1)据材料一,归纳宋代国家对社会控制相对松弛的表现,并简析其社会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概述宋代社会观念的变动。
(3)结合材料三,分析政府为了避免出现“举世舍农桑,趋商贾”采取了什么政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文宗)“民间修昏(婚)姻,不计官品而上(尚)阀阅,我家二百年天子,顾不及崔、卢(唐代北方门阀士族)耶”。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

材料二   本朝贵人家选婿,于科场年,择过省士人,不问阴阳吉凶及其家世,谓之“榜下捉婿”。……近岁,富商庸俗与厚藏者嫁女,亦于“榜下捉婿”,厚捉钱以饵士人,使之俯就,一婿至千余缗。

——(宋)朱彧《萍洲可谈》

材料三   据《宋史·向敏中传》记载,薛居正子薛惟吉之嫠妇(即寡妇)柴氏,将携资再嫁。

士大夫向敏中、张齐贤都争着求娶……互相闹得不可开交。

——摘编自方建新《宋代婚姻论财》


(1)材料反映唐代婚姻最看重什么?指出其反映的时代观念。
(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宋代“择偶”标准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认识。
9 . 唐宋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变革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宋城市变革标志着中国古代的城市在空间格局和制度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下表)。

唐坊市制宋街市制
城市空间形态封闭开放
坊与市的关系坊、市严格分离商、住逐渐融合
市的经营特点封闭独立,官设官管自由设市,无官员监督
市的经营时间白天规定时间经营出现夜市
市的经营业态200余种400余种
街道的功能交通交通、市民生活场所
肆的临街面特点无侵街装饰物伞棚、招幌、权子、彩楼欢门等装饰物出现

材料二   郑樵在总结唐宋之际婚姻观念的历史变迁时说,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宋代门阀世族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等社会现象在宋代普遍出现,特别是世人嫁娶尤重钱财成为一时之尚,宋代商人以财买婚,通过与官僚、宗族、士人联姻进而跻身上层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唐朝相比,宋朝城市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所学知识,指出唐、宋婚姻观的不同,并分别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作简要评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罗兹·墨菲《东亚史》:通常认为,宋朝标志着……所谓“现代”发展的开始。如果我们仔细考察宋朝时所发生的这些变动,可能会惊讶地发现,它们不但显示出典型的“现代”特征,而且预示着七八百年后改变欧洲面貌的种种变迁。以下符合材料所述“变动”的有        
①“取士不问家世”                           ②分散机构权力,强化皇权
③人身束缚有所减轻                           ④国家对社会控制适当放松
A.①②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