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社会的变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斗茶始于唐代广东惠州。北宋初,茶农茶客们将在斗茶中胜出的最好的斗品充作官茶进献给皇帝。此后,二三君子相与斗茶之风逐渐在全国流行起来。这反映出(     
A.斗茶竞争日益激烈B.茶品日趋多样C.南方习俗影响扩大D.茶艺水平提高
2 . 据《蹴鞠图谱》记载,宋朝时期,在汴京城,有许多蹴球茶坊和角球店,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24种。蹴鞠不仅在民间盛行,在宫廷中也非常流行,宋徽宗就是一位蹴鞠爱好者。据此可知,宋代蹴鞠(       
A.使市民阶层获得全面发展B.拥有广泛的社会影响
C.促进体魄和军事能力提升D.源于民间的劳作技能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部分士人落第后以商贾致富,随即便督促子侄辈沿袭儒业的现象较为普遍。如宋代的资中人李处和事科举三十年而未能如愿,只好外出行商,大获成功后即延师聘儒教子读书。这表明宋代(     
A.商品经济发展推动儒学传播B.传统义利观念较为强大
C.科举制度严重僵化士人思想D.社会群体间流动性减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法律规定“奴婢贱人,律比畜产”;宋代中期以后法律上则将“奴婢”之名改为“人力”“女使”,佃户、雇工、人力、女使等皆为国家“编户齐民”。这表明宋代(     
A.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B.政府对民众控制力减弱
C.儒家民本思想得到贯彻D.封建等级制度走向解体
2022-12-06更新 | 528次组卷 | 22卷引用:山西省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南宋学者叶适说:“富人者,州县之本,上下之所赖也……小民之无田者,假田于富人……而又上当官输(政府要求的货物),杂出无数,吏……常取具于富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宋朝(     
A.社会矛盾的尖锐B.士族阶层的衰落
C.社会经济的发展D.抑商政策的松弛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打破了唐时“工商之家不得预于仕”的规定,商人子弟读书应举已不在法令的禁止之列,到了英宗年间政府更是下诏:“工商杂类,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这等于说国家从法律上,制度上承认了商人的入仕权。到此,科举制度成为了普通民众实现向上流动的阶梯和重要管道。其中,富民阶层(平民地主和商人)成为了这一转变的最大受益者。他们可以利用手中掌握的大量财富为自身和下代子弟提供良好的教育,进而蟾宫折桂,成功实现整个商人家庭的社会流动。

材料二   郑樵在总结唐宋之际婚姻观念的历史变迁时说,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而五代以来“婚姻不问间阅”。宋代门阀世族政治的消亡反映在人们的婚俗观念上就出现了多元化的趋向:士庶不婚的陈规被打破,婚姻重科举进士,婚姻论财等社会现象在宋代普遍出现,特别是世人嫁娶尤重钱财成为一时之尚。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冯芸《宋代商人的社会流动与社会结构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科举制的变化,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隋唐以前相比,宋时期婚姻观的变化,并做简要评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系”,到了宋代“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甚至盛行“将娶妇,先问资装之厚薄;将嫁女,先问聘财之多少。”由此可知宋代
A.社会价值观发生变化B.四民社会结构瓦解
C.婚姻习俗受理学影响D.宗族观念不复存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蹴鞠”是指古人以脚蹴、踏、踢皮球的活动。宋代从皇宫内院到平民家庭普及很广,宋代蹴鞠艺人组织社团,制定社规,如要和气、要信实、要礼法、要尊重、戒争斗、戒酒色等等。据此可知,当时蹴鞠
A.具有规范社会秩序的功能B.推动了军事力量增强
C.源于中外文化的频繁交流D.有助于形成忠君思想
2020-10-29更新 | 418次组卷 | 17卷引用:山西省晋城市高平一中等三校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