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与唐文化开放博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相比,宋文化则趋向单纯内敛高雅,注重人文品性涵养,审美情趣方面也从外在的羁旅漫游、征戍迁谪逐渐转向丰富多彩的心智活动。据此推知(     
A.科举制是影响宋文化特征的主要原因B.宋文化特征的形成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C.宋文化的发展逐渐转向封闭保守落后D.国家分裂动乱影响了宋文化的发展特征
昨日更新 | 58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程氏兄弟的思想理论,认为对客观世界精致细腻的研究可以使学习者就近发现万物之理。由此可知,朱熹的研究途径为(     
A.追根溯源B.探寻真理C.格物致知D.内心反省
2024-05-1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天水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家在义利关系问题上,都只注重道德心性之觉醒,而忽视具体问题本身的解决,同时期的思想家陈亮对此提出了“义利双行、王霸并用”的主张。这反映出理学(     
A.已经取得官方正统地位B.根植于宋代繁荣的经济
C.背离了儒家学说的传统D.有脱离生活实际的弊端
2024-05-13更新 | 12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高考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先秦一般是周孔或孔颜并称,宋朝孟子升格运动后,才将孔孟捆绑在了一起。受此影响,人们一般认为孔子和孟子思想完全一致,了解了孟子也就了解了孔子。然而,孟子虽然继承发展了孔子的仁性,但也不自觉地丢掉了孔子的智性。该学者认为宋朝理学(       
A.背离了传统儒学政治理想B.承载了复兴儒学的重任
C.忽视了孔孟之学间的差异D.导致了士人信仰的缺失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5 . 范宽所作《溪山行旅图》是北宋山水画的典范。画家用散点透视等手法,全面观察、了解所要绘制的自然物象,做到了穷尽广大、穷尽细微之处。画家不只客观记录山水,更将物理层面的观物引申到精神层面的察己,将自己的主观精神融合其中。这种创作体现了(     
A.程朱理学的方法论B.儒家经世致用的理念
C.以形写神的艺术风格D.生活气息浓厚的特色
2024-01-15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历史(九省联考考后提升卷,甘肃)-2024年1月“九省联考”
6 . 宋初,君主为了矫正唐末五代政治之失,引导臣下明君臣之义、尊卑之分,重建儒家道德伦理,通过文臣驾驭武将,此举旨在(     
A.提高文官地位B.抑制武将势力C.重建统治秩序D.强化道德约束
2024-01-10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唐代大儒韩愈曾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到了宋代,士大夫们认为“六经是三代以上之书,曾经圣人手,全是天理”,研究经典、讨论经典、解读经典成为一股热潮。这一现象的出现(     
A.旨在应对佛道对儒学的冲击B.反映出理想政治的要求
C.有利于儒学道统的传承发展D.源于士大夫的使命追求
2024-01-10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宋朝时期,古典园林进入成熟时期,园林设计开始偏向雅致精巧,注重意境的营造。不仅善于运用奇石构筑园林景观,同时还非常注重布局,重视水景的运用,以营造清幽深远的意境。这一园林风格(     
A.受到了时代精神的影响B.迎合了市民阶层的审美
C.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理念D.反映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朱熹晚年以《仪礼》为经、《礼记》为传、《周礼》为纲,会通三礼,建立了一套前无古人的“礼学体系”。他认为,人要有“仁”的道德习惯,一切行为需遵从于“天理”,据此可知,朱熹(     
A.重塑了社会道德规范B.恢复了传统礼乐制度
C.推动了儒学走向分化D.维护了封建统治秩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北宋前期,士大夫主要以诗人眼光看待和评价杜甫,其影响力有限。但到了中后期,宋人评价杜甫着眼于“道”与“文”两个方面,甚至称杜甫“至其出处,每与孔孟合”。杜甫得到包括官方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崇扬,地位不断提高。这反映了(       
A.儒学教育的平民化B.政教价值的时代选择
C.商品化趋势的加快D.市民文化的逐渐形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