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儒学的复兴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文学作品的传承发展D.科举制度的推行
昨日更新 | 118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据史载,自唐玄宗于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后,祭祀孔子的活动开始升格。宋代后祭祀制度扶摇直上,使孔庙完全脱离家庙而正式融入国家祭祀的官庙系统,对孔子的纪念升格为国家仪式。这表明(     
A.儒家思想逐渐发展并完善B.“正君心”促使统治理性
C.官府的思想专制不断加强D.宋代理学提升了儒学地位
7日内更新 | 7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衡阳市祁东县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
A.选官制度的变革B.商品经济的发展
C.中央集权强化D.主流思想的演进
7日内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平罗县平罗中学高2024届三下学期第五次模拟预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与唐文化开放博大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相比,宋文化则趋向单纯内敛高雅,注重人文品性涵养,审美情趣方面也从外在的羁旅漫游、征戍迁谪逐渐转向丰富多彩的心智活动。据此推知(     
A.科举制是影响宋文化特征的主要原因B.宋文化特征的形成受到程朱理学的影响
C.宋文化的发展逐渐转向封闭保守落后D.国家分裂动乱影响了宋文化的发展特征
7日内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2024届高考冲刺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北宋理学家张载认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须是明谱系世族与立宗子法……公卿各保其家,忠义岂有不立?忠义既立,朝廷之本岂有不固?则事无不治。”这表明张载主张(       
A.建立世族制度B.重视世俗社会教化
C.推崇道德理性D.运用宗法治理社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所著《三经新义》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神宗死后,王安石获得配享太庙的资格。南宋理宗时期,王学被视为邪说,理宗以周敦颐、张载、程颍、程颐、朱熹五人从祀太庙,削除王安石从祀资格。这反映出宋代(     
A.儒学改造自身以适应现实变化B.理学是评价人物的主要标准
C.学术分歧决定王朝的政治走向D.学术与政治的联系较为紧密
2024-05-12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高中名校联盟高三下学期第四次联合测评(三模)历史试卷

7 . 宋人在《圣朝名画评·序》中说:“观画之法,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此乃定画之钤键也。”北宋《宣和画谱》对那些只提供感官享受、娱人的画作评价很低。这反映了当时(     

A.绘画以说理为主要题材B.市民文化发展助推艺术的繁荣
C.理学发展影响审美意识D.画家注重用写实技法表达感受
2024-04-01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代绘画可以说是一个色彩瑰丽的世界。而宋代推崇逸格的绘画,追求自然,颠覆了色彩在绘画中的地位。宋代画论还以雅俗之分,将文人笔墨视为雅趣,将色彩艳丽视为低俗。这一变化(     
A.体现儒学对审美的影响B.造成文人写意画一家独大的局面
C.反映了理学的格物致知D.导致风俗画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宋代理学家通过编写蒙学课本、开设私塾讲课等形式进行童蒙教育,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课本,从都市推广到农村大街小巷,并最终由乡间的童蒙教师口传心授,将深奥的儒家思想传播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这表明宋代(       

A.形成完整的教育体系B.政府主导了蒙学教育
C.理学深入族规与家训D.儒学教育趋向社会化
2024-03-18更新 | 174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3-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江苏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朱熹在《童蒙须知》一书中要求儿童:穿衣:要颈紧、腰紧、脚紧;说话:凡为人子弟必须低声下气,语言详缓;读书:要端正身体,面对书册,祥缓看字;饮食:在长辈面前,必须轻嚼缓咽,不可闻饮食之声。据材料可知朱熹(       
A.践行三纲五常思想B.积极践行格物致知C.注重儒学的思辨化D.重视教化的世俗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