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0 道试题
2024·全国·模拟预测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元朝之前,唐、宋有过以古文运动为核心的复古潮流,元代文艺复古思潮就是当时游牧文明对于传统农耕文明时代文化冲击和文明整合的集中体现。忽必烈立国后采取了“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的政治方略,这从根本上确立了元代政治哲学的复古根基。同时随着元朝的统一,南北长期“声教不通”的局面被打破,南方程朱理学迅速北传,程朱理学的思想核心就是要求儒士大夫从精读圣贤经典开始,习古以明今。到元代中叶,天下治平,轻刑薄赋,人民“生者有养,死者有葬。行旅万里,宿泊如家”,呈现出堪比盛唐的繁荣景象。在国家治平的背景下,人们藏鉴书画、器玩的热情大有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以赵孟頫为代表的文人群体提出“宗唐溯古”,从而扭转由于宋金割据所导致的偏安一隅、缺少法度、师心自用的创作弊习,同时也通过复古以创新的方式来适应新王朝多民族文化交汇、多级地域环境并存的特征,实现吸收、调适并最终整合,形成恢宏、融通、大气的创作风貌。

——摘编自邱江宁《元代文艺复古思潮论》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代文艺复古思潮产生的原因。
(2)利用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另举一例,论证社会思潮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024-04-23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豫设计豫出彩丨文化赋能 设计添彩 文旅文创“豫来豫潮”

跨越数千年的贾湖骨笛、妇好鸮尊、莲鹤方壶、杜岭方鼎、武曌金简等39件文物仿制品在麦田里“开起了音乐会”;脱胎于唐代彩绘陶俑的唐宫少女穿越千年,在舞台上欢快起舞;埋着微缩版青铜器、元宝、铜佛等仿制文物的考古盲盒供不应求,掀起“考古热”;支付宝“地下室”模拟考古现场,还原洛阳铲等考古器具,人人都能成为数字“考古官”……伴随着河南文旅持续出圈,其文创产品也进入大众的视线,在积累千年的传统文化和新时代的碰撞中,被具化的摆件、玩偶、盲盒等在受到年轻人喜爱的同时,迸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近年来,河南以厚重的历史文化为基础,辅以新奇有趣的创意设计,将历史之美、文物之美重现于文创产品之上,一次又一次“破圈”,不仅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还成为中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载体。



       请你以一名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师的身份,就你熟悉的某地博物馆设计一个文化创意产品,并对该产品进行解读。(要求:指明博物馆所在地,对产品外观进行简要介绍,解读过程符合史实、条理清晰)
2024-02-26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河南、新疆专用)-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
2024·全国·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宋代文人在艺术创作活动中,对事物的观察和研究较前人更加细致入微。宋代家具的艺术风格也由汉唐时期的“雍容华贵”转为“寂静典雅”,突出“简、雅、素、静”的形式美感。这反映出,宋代文人艺术(       
A.讲究重外轻内B.创作题材狭窄C.市民化气息浓厚D.受时代背景影响
2024-04-23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押题卷(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图1为河南禹县白沙1号出土宋墓壁画,画面正中位置砖雕桌案,两侧又雕出两把椅子;以及袖手对坐的墓主夫妇。两人皆侧身面东观看东壁的乐舞表演。这类夫妇宴饮壁画在宋代墓葬中很常见,如图2是禹县白沙2号墓《夫妇宴饮图》。这反映出当时(       

A.男女家庭地位渐趋平等B.丰富多彩的市井娱乐生活
C.儒家伦理影响艺术创作D.人物风俗画成为绘画主流
2024-06-03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高三下学期考前测试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文学源远流长,演进轨迹清晰,就文学形式来说,每一时代都有标志自身成就的体式,具体见表:

时代

代表体式

代表作品或人物

先秦时代

散文、诗歌《老子》《孟子》《诗经》《离骚》等

汉代

赋、乐府、散文、文人五言诗《两都赋》《史记》《古诗十九首》等

魏晋南北朝

诗歌、骈文三曹、陶渊明、南北朝乐府民歌等

唐代

诗歌、散文、传奇小说、词、通俗文学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柳毅传》、《莺莺传》等

宋代

词、诗歌、散文苏轼、柳永、陆游、辛弃疾等

元代

《窦娥冤》《赵氏孤儿》等

明清

小说、戏曲四大名著、《牡丹亭》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十五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中国古代文学演进轨迹中的一个或多个阶段,围绕“文学发展与时代风貌”拟定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主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13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宋代历史,海内外学者著述颇丰,叙述各有侧重,如《儒家统治的时代:宋的转型》《中国思想与宗教的奔流:宋朝》等,这些书名反映了作者对时代特征的理解。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宋代这一历史时期,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时代特征的书名,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2024-02-2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肇庆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摘编自武楠楠《宋元明三朝词人数量及地域分布的统计分析》

材料二 明清时期,出现了许多女性文学世家。 一家之中祖孙、母女、婆媳、姊妹、姑嫂、妯娌等均系诗人、词人、文学家, 这种现象在江南地区尤为多见。明清之前, 女性   创作只限诗词文赋。明清时期,女性作家于诗、词、文、赋、散曲、戏剧、弹词、小说, 以及文学评论多种文学体裁均有成功的尝试和写作。她们不再局限于同性之间的交流, 冲   破“男女授受不亲 ”的藩篱, 大胆与男性文人接触, 以此来提高自己。她们否定“ 内言不   出于阃(内室) ”的传统观念, 开始编选、出版女性诗文总集、选集、别集, 并自著诗话、   诗评,以扩大女性文学在全社会的影响。

——摘编自郭延礼《明清女性文学的繁荣及其主要特征》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明三朝词人分布的特点及其成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女性文学的特点并说明其原因。
2023-11-12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宋入元,话本给元杂剧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经验。而统治政策的改变则推动大量文人自觉投入杂剧创作,他们既写现实生活,也写历史题材,极大地提高了杂剧的艺术水平,并开创了文人不依附于封建社会上层,而以民间文艺为依托的创作道路。至明清之际,出现了部分文人全身心投入小说创作,如施耐庵、罗贯中等。他们对传统话本小说、民间艺人的演出以及民间传说,用自己的学识和文学见解,进行艺术创造,诞生了白话长篇章回体小说如《三国演义》《水浒传》等,深刻反映了人民群众对宽仁、信义、忠信等的肯定和赞扬,以及《儒林外史》《红楼梦》等,立足现实对封建社会予以“反戈一击”。这也引来封建文人针对性的写作,如针对农民起义的《水浒传》撰写了《荡寇志》等,使得这一文学体裁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光彩。

——摘编自康耀斌《中国古代文学发展分期新界说》

材料二:中世纪后期市民文学是与基督教文化相去甚远的文化现象,是在长时期抑制欲望型的宗教文化精神氛围中生活的人自我意识觉醒、个性主义兴起的标志。市民文学往往以揭露封建主和僧侣的愚蠢与贪婪,歌颂市民的机智和勇敢乃至狡猾、奸诈为主要内容,表现手段也通常是嬉笑怒骂的讽刺。这种嬉笑怒骂的讽刺风格、视狡诈为机智的道德观、高雅与粗俗倒置的审美情趣,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这种文学在道德上的失范,审美观上的变异,但又基于特定的人文根基,而且预示着新的价值观、文化观的兴起,并在文艺复兴中得到了发扬光大。

——摘编自蒋承勇《论欧洲中世纪世俗文化的人文走向》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以来我国古代文学的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后期市民文学与明清小说的差异,并分析其原因。
2024-04-29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普高联谊校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自立国之始,就为外患所困扰,长期与辽、西夏、金等游牧民族政权对峙……(这些少数民族势力)对宋人世界的长期包围与轮番撞击,产生了双重文化效应。一方面,北宋人因被动挨打而生的忧患,南宋人因国破家亡而生的忧患,渗透于宋文化的各个层面……

材料二   市民阶层对通俗文化的需求增强,因科举废行而入仕无门的下层知识分子的介入,以及戏剧自身的发展,促成了元杂剧在短时间走向繁荣……曲的兴起与发展,有着复杂的原因。首先,元代的社会现实是元曲兴起的基础,元朝疆域辽阔,城市经济繁荣,宏大的剧场,活跃的书会和日夜不绝的观众,为元曲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其次,元代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促进元曲的形成;再次,元曲是诗歌本身的内在规律及文学传统继承、发展的必然结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文化的总体特征及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曲兴起的原因和影响。
2024-04-08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云州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024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文化曾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的地位,宋代被誉为“东方的文艺复兴”。宋代广泛推进农业生产,大力开垦荒地,为文化兴盛创造了基础,哲学、史学、诗词、艺术诸方光耀百世。由于宋代的政策使然,宋代的科举制度使得许多民间百姓有了机会入仕和参政,所以许多画家纷纷出山,进入朝廷。宋代成为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旺最活跃的阶段。文人学士把书画视为高雅的精神活动和文化素养,并对绘画提出鲜明的审美标准,在创作和理论上都开始形成独特体系。社会、宫廷、文人士大夫之间的绘画创作各具特色而又相互影响,使宋代绘画在内容、形式、技巧诸方面出现群彩纷呈、多方面发展的局面。其中最有建树的是广泛表现社会生活的风俗画,如《清明上河图》《货郎图》《耕织图》。

文艺复兴是一场文化运动,对人们的思维、生活、饮食、绘画以及音乐都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最主要的是文化的变化。这包括了人的感观,人的信仰,人的欲望以及人的世界观。这时期的作品都要求打破封建神权,打破封建的禁欲主义,打破封建制度对人精神甚至肉体的封锁。在美术方面,达芬奇总结了15世纪艺术家的研究成果,在绘画构图、明暗、透视、色彩等方面都有所简述。

——摘编自吉媛媛《试论中国宋朝与意大利文艺复兴的艺术成就》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的艺术与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异同点。
2024-02-25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题型05 材料解析题——“异同点”类设问-2024年高考历史答题技巧与模板构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