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文学艺术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一个以从事手工业和商业活动为主体的庞大的市民阶层在宋代迅速崛起,随之而来的是市民文化的勃兴和日渐繁荣,以及所呈现出的一系列的新变化。与以往相比,宋代节日文化与市民生活的关系更加密切。每逢节日,各种文化团体便先后登场,表演诸般伎艺,如清明时节汴京“士庶阗塞……四野如市”,“都城之歌儿舞女,遍满园亭,抵暮而归”。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民间伎艺发展的黄金时期,仅从宋人周密《武林旧事》一书的记载看,书中“诸色伎艺人”条记录的当时诸色伎艺人就有55类,共515人。而由专门伎艺人自发组织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民间文化社团也应运而生,并形成了一定的演出规模。宋代市民文化的兴盛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所带来的社会效应是不可低估的,它使演艺由宫廷走向民间,演艺由上层社会的消遣享乐转向大众性文化娱乐。更具有意义的是,以勾栏演艺为中心的瓦舍之创设,为演艺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从此,民间城乡各路艺人汇聚于此,使得官方与民间、城乡长期分流的表演艺术终于迎来了交流汇合的契机。

——摘编自郭学信《宋代市民文化兴盛的时代特征及社会效应探论》

(1)根据材料,概括宋代市民文化兴盛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兴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市民文化兴盛的影响。
2024-06-12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宋初,经历五代动乱后,书法传统一度断裂,“趋时贵书”的风气流行于世。一些科举士子为博得主考官员的欢心,竭力模仿其字体,而主考官员也借机拉拢士子,书法的政治意义得到强化。这表明(     
A.书法反映了官方意识形态B.宋代书法艺术出现了倒退的趋势
C.书法受到封建礼法的约束D.书法风格受时代和个人品格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宋著名画龙高手陈容(1189-1268)晚年画了一副巨大的《云龙图》,图中巨龙昂首跃于太空,须发皆张,龙鳞闪耀,龙爪锐利,充斥真龙神韵。右下角有作者自题字:“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作者意在表达(     

A.对改变偏安政局的希冀B.对皇权专制的推崇
C.对书画神韵意趣的追求D.对世俗形象的迎合
2024-06-02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北宋画家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下图)被中外历代评论家誉为“巨碑式山水画”的代表杰作,画面中的山峰雄伟大气,占据画面的绝大部分,如纪念碑一般从云雾中突然升起,与前景中的人物、路径、瀑布等形成巨大反差。同代画家认为这山峰象征着的皇权的独大,后世有人认为这山峰寓意着宋王朝从五代乱世崛起,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时代环境影响文艺作品风格B.后人的理解更接近作品本质
C.同代人的观点符合画家主旨D.应考察画作真伪后再做判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司马迁认为,郭解年轻时虽扰乱社会秩序,但成熟后“更折节为俭,以德报怨,厚施而薄望”,逐渐受到人们的仰慕;宋代司马光却认为,郭解是威胁国家稳定、扰乱社会秩序的暴徒,编撰《资治通鉴》时,反映郭解正面形象的内容均删去不载。两者认识不同的根源在于(     
A.社会制度的根本不同B.所处社会阶层的区别
C.历史叙述的价值取向D.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2024-05-28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昌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唐(10661150年),字晞古,河南孟县人,幼时勤奋好学,颖慧过人,诗文书画俱佳,48岁在宋徽宗画院考试的“竹锁桥边卖酒家”一题中,以独特构思一举夺魁,天下闻名,成为一名山水、人物、畜兽兼工的高手。靖康之变,汴京沦陷高宗南渡,李唐亦流亡临安卖画度日。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令其画风骤变。南渡后的作品简练洒脱,水墨苍劲,完全抛弃了上留天下留地的整体构图只关注一个局部的景致,出现了“边角构图”的南宋山水画特征。其中《采薇图》以伯夷、叔齐“不食周粟”饿死首阳山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他们的忠贞气节。画中伯夷、叔齐对坐在悬崖峭壁间的一块坡地上,面容清癯,身体瘦弱,精神上却丝毫没有被困苦压倒。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存亡的关切,也讽刺了南宋统治者在国家危难之际投降变节,可谓借古讽今,用心良苦。

——摘编自蒲松年《中国美术史教程》《伍勇读史笔记》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李唐作品的风格。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李唐艺术风格形成的原因。
2024-05-1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北宋时期,散文家的作品常常洋溢强烈的民族意识;南宋时期,从岳飞《五岳祠盟记》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等,亦是如此。此外,宋代豪放派、婉约派词人,也具有同样意识。这主要是由于宋代(     
A.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B.社会经济的繁荣
C.文学作品的传承发展D.民族交融的加强
2024-05-12更新 | 233次组卷 | 5卷引用:天津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欧阳修《新五代史》关于“皇后储立”的叙述称:得其正者,称“以某妃某夫人为皇后”;立不以正,称“以某氏为皇后”。这一叙史方式(     
A.展现了修史者的客观立场B.真实再现了历史原貌
C.严格贯彻纲常伦理的原则D.详实记载了典章制度
2024-05-04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名校教研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联考历史试题(新高考卷)
9 . 金代山西繁峙岩上寺壁画所展现的楼台亭榭、酒楼茶肆、民居村舍等,与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的图景十分相近,会使人们不禁想起《清明上河图》来。此外,有关伦理道德、忠孝节义以及佛教故事等,也是金代壁画中常见的题材。这些壁画反映出金朝(     
A.基本沿袭唐宋制度B.国家处于鼎盛状态
C.绘画水平世界领先D.积极吸纳中原文化
2024-04-16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育才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宋人在《圣朝名画评·序》中说:“观画之法,先观其气象,后定其去就,次根其意,终求其理,此乃定画之钤键也。”北宋《宣和画谱》对那些只提供感官享受、娱人的画作评价很低。这反映了当时(     

A.绘画以说理为主要题材B.市民文化发展助推艺术的繁荣
C.理学发展影响审美意识D.画家注重用写实技法表达感受
2024-04-01更新 | 29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部分重点高中2024届高三3月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