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西汉氾胜之汇录的《氾胜之书》,记述了以区田法为核心的耕作技术;宋代陈旉的《农书》,记述了土壤所宜以及积肥、施肥等提高地力的技术;元代王祯的《农书》,记述了大量农业工具。这些著作(     
A.植根于传统农业的发展B.得益于抑商政策的推行
C.体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D.旨在改进农业耕作工具
7日内更新 | 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A10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元史·天文志》记载,“四海测验”,其中南海测验点位于“北极出地一十五度,夏至景在表南,长一尺一寸六分,昼五十四刻,夜四十六刻”,北海测验点位于“北极出地六十五度,夏至晷景长六尺七寸八分,昼八十二刻,夜一十八刻。”由此可推知,元代(     
A.已经掌握经纬度测量定位技术B.开始在北极圈内进行天象观测
C.最南观测点已经进入南半球内D.疆域辽阔有利于天文历法发展
2024-02-09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宋明时期中国经济繁荣,文化发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税收发展变化情况简表

时间赋税总额农业税商业税
宋太宗至道三年(公元997年)约3559万贯2321万贯1238万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公元1021年)约5698万贯2762万贯2936万贯
宋神宗熙宁十年(公元1077年)约7070万贯2162万贯4911万贯

—整理自贾大泉《宋代赋税结构初探》

材料二   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然而由于宋代文明的刺激,欧洲文明向前发展了。宋代文明深深的影响了世界。

—日本宋史学家宫崎市定

材料三 从明中叶开始,中国的手工制造业和商业都呈现出繁荣发展状态。嘉定、太仓等地,三分种稻,七分种棉,形成规模很大的棉花市场。以江西景德镇为中心的瓷器制造业规模巨大,瓷器运销海内外。仅苏州一地织工和染工竞达10000来人,靠受雇于人为生。

—摘编自赵轶峰《明清经济的结构性变动》

(1)据材料一,概括北宋税收的主要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
(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文化为切入点,简要叙述宋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并用一句话概括其对“欧洲文明”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变动的表现。
2024-01-29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工艺的珍品,成熟于元代。长期以来,学术界认为,元青花瓷中花色偏灰黑色的是采用国产青料绘制,颜色蓝艳的是采用进口青料绘制。但近年来,经科技测定两种花色均用进口同类钴料,只是铁与钴元素的比值不同。由此可见(     
A.研究手段影响历史结论B.技术进步促进工艺发展
C.历史事实可以因时而变D.生产材料制约产品质量
2024-01-29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文化具有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当时,宋学各派“学统四起”,神宗以后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的可取之处。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无论是程朱派,还是心学派,几乎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来重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宋代士庶日常生活中,儒、佛、道更是并行不悖,不但儒家学者与名僧、高道有密切的往还,普通百姓读儒书、拜佛祖、做斋醮更是习以为常。宋代精神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世俗化的倾向。士大夫不仅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世俗流行的下层文化,士大夫文化也走上了由雅而俗、俗中求雅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材料二   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摘编自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宋代科技发展的具体史实,举出3例说明宋代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朝政府派人到成都雕造《大藏经》五千余卷,此后除了翻刻五代监本十二经外,国子监还遍刻九经唐人旧疏和他经宋人新疏,并大规模校刻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及《文选》《文苑英华》等诗文总集。这反映出当时(     
A.印本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态B.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C.朝廷对出版印刷业进行了垄断D.木活字在印刷行业中得到了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中国古代某著作所记载的内容。由此可知,该著作最有可能是(       

类型

主要内容

数学

提出“会圆术”,即已知弓形的圆径和矢高,求弧长的问题

天文

翔实描绘了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的运行轨迹

科技发明

介绍了“活字印刷术”“团钢”“灌钢”等技术
A.《九章算术》B.《周髀算经》C.《梦溪笔谈》D.《授时历》
2023-12-05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二调(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孙思邈完成《千金方》             ②王祯编撰《农书》
③贾思勰写成《齐民要术》       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
A.①③②④B.②①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①②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9 . 宋代杭州钱塘县人在□□□(书名)中记载了本地的工匠技艺:“庆历中,有布衣□□□(人名),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由此可推知(       
A.第一行□□□著作为《齐民要术》B.第二行□□□“布衣”为郭守敬
C.该技术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贡献D.作者全面总结了该领域的传统科技
10 . 从上世纪后期开始,学界就不断对20世纪初以来宋史研究的状况、成就进行综述、总结。

材料一

“唐宋变革论”是20世纪前期日本学者内藤湖南提出的重要观点。他认为: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具体而言,从唐到宋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方面:①贵族政治让位于君主独裁;②农民自由度提高,私有财产权得到承认;③科举普遍化与官僚政治的成熟;④朋党由贵族权力斗争过渡到政见之争;⑤货币大量流通,货币经济盛行。

——据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二

近期宋史学界的领军人物在讨论宋代历史地位时已抛开社会形态理论和唐宋变革论,从宋朝自身历史所取得的文明成就与前后代相比较来说明宋朝的历史地位,如王曾瑜以为“宋代文明胜过唐代文明的却有教育、经学、科技、史学、宋词和散文六项。当然,以上的比较并不完全……宋代文明在当时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宋代以后,文化方面不是没有新的进展,例如,人们常常称道的元曲、明清小说、李贽和明末清初思想、乾嘉学派等……但总的说来,中华文明已愈来愈趋于落伍了。”

——摘自李华瑞《改革开放以来宋史研究若干热点问题述评》

材料三

从军事威力、战略创新和势力范围来衡量,宋朝无疑是个虚弱的朝代,最终它也被外族灭亡。宋朝的苟延残喘以至最后灭亡的原因绝不是单一的,但它对内政比对军事的重视可说是其国家衰弱、士气消沉、世风日下的重要原因。

——选自卜正民主编《哈佛中国史——宋的转型》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宋朝为实现“君主独裁”设置的分化相权的两大机构名称。结合所学,为宋朝“农民自由度提高”和“科举普遍化”结论提供历史依据。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概括宋代文明在经学、科技方面超越前朝之处。结合所学,指出李贽在思想上新的进展之处。
(3)根据材料三,指出导致宋朝衰亡的症结。结合所学,概括王安石变法试图提升军事威力的举措及其结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