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279年,元朝在全国设置27个观测站,进行天文观测,这些观测站“东起高丽,两极滇池,南至占城,北尽铁勒”。这反映了元朝(     
A.中央加强对边疆的控制B.民族政策的灵活开明
C.政府重视完善天文历法D.闭关锁国政策的废除
2022-10-28更新 | 644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市宁冈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科技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下是宋元和明清时期部分科技成就:

宋元明清
印刷术北宋毕异发明活字印刷术;元朝王祯发明木活字印刷和转轮排字盘;
火药北宋时期火药广泛应用于军事;元朝出现铜铸火统(铜将军)明代火器大发展,军队普遍装备火器:
指南针宋代时期指南针应用于航海
农业宋朝陈勇编撰《农书》,是第一部记载南方农业生产经验的书籍;元朝王祯编撰《农书)、政府编撰《农桑辑要》明代徐光启编撰《农政全书》;清代鄂尔泰编撰《授时通考);
天文历法宋朝杨忠辅制定《统天历》,其中的回归年长是当时世界上最精密的数值;元朝制造了简仪等天文仪器十几种;元朝郭守敬制定《授时历),比格里高利历早300年;明朝建立观象台,是世界最早的天文台;明代制定《崇祯历书》;清朝汤若望主持编订《时究历》,在康熙五年被废;
医学宋代王举正校订《素问)《难经》;宋代钱乙著《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儿科专著;宋代宋感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被西方认为开创“法医鉴定学";元代在传统中医学基础上吸收阿拉伯医学成果;宋元对《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促进中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明代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数学宋元数学四大家: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元代朱世杰著《四元玉鉴》讲述如何解多元方程组,提出消元法,比西方早300年;明朝徐光启译《几何原本);清朝政府编撰《数理精蕴),被誉为“初等数学百科全书”。

结合以上材料,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自拟论题,并予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论证需史论结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宋朝政府派人到成都雕造《大藏经》五千余卷,此后除了翻刻五代监本十二经外,国子监还遍刻九经唐人旧疏和他经宋人新疏,并大规模校刻史书、子书、医书、算书、类书及《文选》《文苑英华》等诗文总集。这反映出当时(     
A.印本成为文化传播的主流形态B.雕版印刷技术发展促进文化传播
C.朝廷对出版印刷业进行了垄断D.木活字在印刷行业中得到了普及
4 . 宋代是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史上的辉煌时期,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三大发明基本成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分析说明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与三大发明之间的联系,并谈谈你得到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宋代,一些地区形成了一种兼营绢布、日用小商品,且在村落、附近集镇从事小规模商业活动的模式。在自然环境特殊的地区,人们会共同投入以市场为目标的其他产业,譬如在南方山区,完全市场化的茶、竹、木、漆、纸等行业,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宋代还是十九世纪以前铜产量与铜钱铸造量最高的时代,又曾以年产铁十四万吨的水平在世界前现代国家中高居第一。更多的与土地相分离的人们,则投身商业,涌入城市,使宋代发育出繁盛的商业城市、发达的城镇体系、商品交易网络,也使宋代的城市化水平达到前朝后代均难望其项背的程度。高度发展的经济也带来学术文化的繁荣,唐朝后期出现的断诗体在宋代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科技发明更是为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摘编自余蔚《士大夫的理想时代:宋》

(1)据材料,指出宋朝商品经济发展的表现。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宋代思想、文化、科技发展的表现。
6 . 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展示。中国的对外交往,既有交流互鉴,也曾固步自封。如今的中国正在逐渐影响着世界。

材料一   “东学西渐”是指古代中国文化向西传播的过程,经历了三个高潮:秦汉时期、隋唐时期、宋明时期。公元1617世纪以前的欧洲在文明的发展中与中国有比较大的差距,而他们向中国文明的学习与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文明的顺序是相似的,即先从科学技术开始,包括四大发明、陶瓷、冶金、纺织等,推动欧洲社会的变革。“西学东渐”是指西方文化向中国传播的过程,出现两次高潮: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和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两种文化传播过程都是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和融合的过程。

——摘编自《“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之分》等

材料二   如图



图1:1901年辛丑年《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图2:2021年辛丑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1)列举宋元时期我国传入欧洲的科学技术成就两例,并指出“东学西渐”与“西学东渐”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两个辛丑年不同局面的主要原因分别有哪些?面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掀起的“单边主义”“贸易战”“科技战”等逆全球化现象,我国该如何应对,请提出你的良策。
2022-03-06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有学者统计,唐代以前(包含唐代)农书总计不超过80部,而宋代农书有141部。其根本原因是,宋代(     
A.农业生产成就显著提高B.人地资源矛盾表现突出
C.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D.活字印刷技术基本普及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僧一行,俗姓张,父亲是武功县县令。一行少时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曾拜访道士尹崇,借阅《太玄经》数日,撰写《大衍玄图》和《义决》。武则天主政时期,一行为避祸出家为僧,隐居嵩山,拒绝征召,后前往荆州当阳山学习梵律。开元五年(717年),一行被其族叔强行带到长安,玄宗多次向他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当时的历法在推算天象方面渐渐出现偏差,玄宗命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编订新历法;另派人制作黄道游仪,观测天象,与一行的研究互证。一行取《周易》“大衍之数”之名,主持编订《开元大衍历经》。一行去世时,玄宗赐给他“大慧禅师”的谥号。

——摘编自刘晌等《旧唐书》等

材料二   至元十六年(1279年),经元世祖批允,郭守敬进行了大规模的天文观测活动,“东至高丽,西极滇池,南逾朱崖,北尽铁勒,四海测验,凡二十七所”,并根据观测结果编订了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历法《授时历》,其对地球自转周期的计算与现代值只差26秒。郭守敬还擅长制造仪器,创造和改进了简仪、仰仪、高表、候极仪、景符等13种天文仪器。其中,简仪就是他对前代过于复杂的浑仪加以简化而成的;景符则是郭守敬宋代的八尺长的圭表增高到四十尺,并依据小孔成像的原理改制成的测影器具,它大大提高了测定精度。

——摘编自李兴濂《郭守敬:七百年前的中国科学之星》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所反映的唐代前期的历史信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僧一行和郭守敬对天文学的贡献,并说明他们能够作出贡献共同的有利条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