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宋代文化具有多元并存的兼容精神。当时,宋学各派“学统四起”,神宗以后的二程洛学、王安石新学与苏氏蜀学,南宋中期的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与浙东事功学派,虽然主张不一,甚至针锋相对,但都能够实事求是肯定对方学术的可取之处。宋代重要的思想家无论是程朱派,还是心学派,几乎都有“出入释老”的经历……来重建自己的理论体系。宋代士庶日常生活中,儒、佛、道更是并行不悖,不但儒家学者与名僧、高道有密切的往还,普通百姓读儒书、拜佛祖、做斋醮更是习以为常。宋代精神文化的一大特点就是世俗化的倾向。士大夫不仅以宽容的态度接纳了世俗流行的下层文化,士大夫文化也走上了由雅而俗、俗中求雅的发展道路。

——摘编自虞云国《略论宋代文化的时代特点与历史地位》

材料二   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

——摘编自邓广铭《宋代文化的高度发展与宋王朝的文化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具有兼容精神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宋代科技发展的具体史实,举出3例说明宋代文化“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元世祖下令重修新历,郭守敬为此对观测仪器进行了修缮,把圭表的表杆加高五倍,观测时的表影也就加长了五倍,按比例推算节气时刻的误差就会大大降低。此外,他还改进了量取长度的技术。这说明,元代天文学(     
A.突破明显,成效显著B.政府重视,投入加大
C.注重理论,观测演绎D.突破传统,世界领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长期以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只是《梦溪笔谈》中的文字描述。1996年,经过国家文物部门的权威鉴定,西夏文佛经《吉祥遍至口和本续》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早木活字印本,将中国木活字印刷的使用时间从元代提前到西夏,捍卫了中国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权。这说明(       
A.西夏广泛使用活字印刷术B.史由证来是历史研究的原则
C.宋夏之间文化交流很频繁D.论从史出是历史研究的宗旨
4 . 他“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被科技史家李约瑟称为“中国科学史中最卓越的人物”,其代表作既记载、总结了当时诸多科技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当时的社会历史现状。下列该评价相符的是(     
A.贾思勰《齐民要术》B.裴秀《禹贡地域图》
C.沈括《梦溪笔谈》D.郭守敬《授时历》
2022-12-05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国科学技术史》指出:“中国13世纪时已有第谷(丹麦人)式赤道浑仪,更惊人的是,他们还有同第谷用以观测1585年的彗星以及观测恒星和行星的大赤道浑仪相似的仪器。”这说明(     
A.北宋重视天文历法研究B.辽朝的天文学成就突出
C.元朝借鉴西方天文成果D.元朝天文观测仪器先进
2022-11-11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王祯的《农书》于1313年刊印问世,此后不断被翻刻和模仿。该书序言中的一个“备”字,点出了王祯力图综合南北农业技术,为地方官员提供一本完备的养民知识汇编的编撰意图。这表明元代(     )
A.农业技术已经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B.经济发展导致政府职能的转变
C.民间的科技进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D.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
7 . 历法是根据天文现象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的,也就是“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因此历代官方都十分重视对历法的研究。这说明古代历法(     
A.与手工业生产相结合B.长期领先于世界
C.被世界其他国家借鉴D.有很强的实用性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生计和生存的状况,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的政治主张不是从历史上抄袭过来的,而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下列各项;第一,给民以“恒产”;第二,赋税徭役有定制;第三,轻刑罚;第四,救济穷人;第五,保护工商,孟子的先王之道就其内容而论,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具有现实批判主义精神。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初,定令又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敞。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就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也就是精神娱乐消费。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的思想主张,分析孟子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直接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科技成就,简析促使这一时期“市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
2022-07-04更新 | 232次组卷 | 6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下图为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关于罗盘的最早文献记载是在南宋,当时被称为“地螺”,其作用是分度列向定北。据此可知(     
A.中国古代指南工具最早出现于南宋时期
B.南宋罗盘使用得到文物与文献共同印证
C.南宋时期出现专为海外定制生产的瓷器
D.南宋时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对于人类的伟大贡献: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共同构成中国古代文化的基本内容。下列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A.成书于战国至西汉的《神农本草经》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B.魏晋至隋唐时期,因道教广泛传播修建的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闻名世界
C.北宋沈括所著《梦溪笔谈》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
D.清朝京剧的形成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