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1 . 中国古代的科技在诸多时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下列历史人物及其作品能代表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是
A.裴秀《禹贡地域图》B.沈括《梦溪笔谈》
C.张仲景《伤寒杂病论》D.孙思邈《千金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962年,宋太祖对近臣明确指示:“今之武臣欲尽令读书,贵知为治之道。”在其倡导、督促、示范和带领下,文臣武将们的读书有了明显进步。宋太宗同样热衷于读书。他诏令史馆日进《太平总类》三卷,“朕当亲览”。上述现象(     
A.表明宋代大力推行文官治国方略B.利于促进宋代书籍出版业的发展
C.是当时科举制得以完善的重要因素D.推动了宋代学术文化的下移和繁荣
2023-05-12更新 | 740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下图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水平增长曲线,下列关于曲线解释正确的是(     
A.①出现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农书《齐民要术》
B.②四大发明的外传推动了欧洲的社会转型
C.③出现总结当时许多科技成果的《梦溪笔谈》
D.④西学的传入阻碍了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
2023-05-07更新 | 531次组卷 | 8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县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江晓原在《关于四大发明的争议和思考》中指出:古代中文的活字印刷,排字工人必须是一个认识几万个汉字的人,但是西文的排版工人甚至可以是一个不识字的人,因为它一共只有几十个符号。这可以说明
A.中国汉字的优越性B.活字印刷术推广艰难
C.传统科技不易转型D.四大发明有较大争议
6 .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一书中认为“在上古和中古时代,中国科学技术一直保持着一个让西方望尘莫及的发展水平,中国科学发现和发明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④②③C.②④①③D.③①④
2023-02-20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7 .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下列属于宋代科技成就的是(     
A.贾思勰著《齐民要术》
B.徐光启著《农政全书》
C.宋应星著《天工开物》
D.三大发明基本成熟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科技取得重大发展的一个时期。下列历史人物及其成果能代表宋元时期科技成就的有( )
①裴秀《禹贡地域图》 ②王祯《农书》 ③郭守敬《授时历》 ④沈括《梦溪笔谈》
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④
2023-01-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的历史之路》是伊悉可先生的第一部专著,讨论的是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和技术史。他在本书中,基于欧洲的立场提出了三个带有框架性的问题:第一。中华帝国何以长期维持统一而没有像罗马帝国那样最终分裂;第二,为何中国出现了“中世纪经济革命”,却在19世纪前后丧失领先地位,落后于西欧;第三,为何中国在科学和技术方面在北宋时代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在牛顿时代(1600-1700),又远远落后 于欧洲大多数地方。

——传统时代的中国社会与经济:伊懋可《中国的历史之路》研读会


选择材料中的任一观点或自拟主题,结合所学知识,以具体史实进行阐释。(要求:主题明确,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023-07-0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名校联考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人通过著书立说实现了文化的薪火相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西汉到清代,古代中国人留下的典籍有18万种,236.7万卷,涉及经学、史学、地理、法律、医药、诗歌、农学等丰富的门类。在文化传承中,中国人的“书”也从单调的竹木简演变成了图文并茂的图书。

——肖东发《中国古代出版印刷史专论》

材料二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观园中,诸子百家熠熠生辉,儒道释和谐共生……毫不夸张地说,优秀传统文化在思想上有大智,在科学上有大真,在伦理上有大善,在艺术上有大美。

——《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实现中国梦的精神力量》

材料三   在唐宋两代,中国的工程师掀起了发明的热潮,中国引领着全世界的科学技术。

——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

(1)根据材料一,中国人“文化的薪火相传”主要依靠什么途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出现的“熠熠生辉”的局面指的是什么?请列举出春秋战国时期两例不同流派思想家及其主要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两项唐宋时期“引领着全世界”的科技发明,并说说它的影响。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