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宋元科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指出,“至于技巧、器械……岂能尽出于圣人!百工、群有司(众官员)市井田野之人莫不预焉”。以上材料反映出沈括(     
A.肯定劳动人民对科技发展的贡献B.提出应借鉴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
C.推动了中国的传统科技向外传播D.认识到儒家思想推动科技的进步
2 . 下表所列信息,按朝代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转运使、话   本、《梦溪笔谈》
政事堂、武   举、《千金方》
宣政院、大运河、《授时历》
造纸术、推恩令、《九章算术》
A.④②①③B.④②③①C.②④①③D.②④③①
3 . 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祖冲之计算圆周率②蔡伦改进造纸术③沈括编著《梦溪笔谈》④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②④③D.②③④①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民生是指人民的生活、生计和生存的状况,民生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孟子的政治主张不是从历史上抄袭过来的,而是性善理论与现实相结合的产物。主要有下列各项;第一,给民以“恒产”;第二,赋税徭役有定制;第三,轻刑罚;第四,救济穷人;第五,保护工商,孟子的先王之道就其内容而论,与时代的要求相合拍,具有现实批判主义精神。

——摘编自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

材料二:初,定令又租赋庸调法,自开元承平久,不为版籍,法度玩敞。至德后,科敛凡数百名,百姓竭膏血,鬻亲爱,旬输月送,无有休息,炎疾其敬,乃请为两税法以一其制……帝善之,使谕中外,议者沮诘,以为租庸令行数百年,不可轻改,帝不听,天下果利之。

——[北宋]欧阳修《新唐书·杨炎传》

材料三: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后,就要追求更高层次的消费,也就是精神娱乐消费。宋朝也是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高峰期,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是一个明显推动。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孟子的思想主张,分析孟子政治主张提出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杨炎建议实行两税法的原因,结合所学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列举宋代直接推动中华文化发展的科技成就,简析促使这一时期“市民意识觉醒”的社会背景。
2022-07-04更新 | 231次组卷 | 6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前人们常说:宋朝的历史太窝囊。其实,两宋历史有其很不窝囊、很值得中国人引以为荣、引以自豪的一面……一讲到宋代,就贬就抑:积贫积弱。其实,宋代弱而不贫。如果一定要说宋代贫,也仅仅是指其中央政府在一段时期内财政比较困难。有宋一代“革命”多。某些学者将宋代石炭即煤的广泛使用并运用于冶炼称为“煤铁革命”或“燃料革命”,其实质为能源革命;将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的大幅度提高称为“农业革命”;将城市面貌大改观,坊市制度的打破,商品交易在空间和时间上都不再受限制称为“商业革命”;将纸币的产生称为“金融革命”;将印刷技术的提高以及所引起的书籍逐渐普及称为“印刷革命”。诸如此类,不一而足。使用“革命”一词是否恰当,人们可以提出质疑。但很难否定宋代在不少领域的较大发展,有的领域甚至可以用“突飞猛进”一词来形容。积贫积弱之说实不可取。

——摘编自张邦炜《瞻前顾后看宋代》


评析材料中的观点(任意一点或整体),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中国第五大发明”之称的水运仪象台,是北宋苏颂等人在采用民间使用的水车、筒车、桔槔和天平秤杆等机械原理基础上发明的以漏刻水力驱动的,集天文观测、演示和报时为一体的大型自动化天文仪器,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天文钟。这一成就的取得
A.源于国家对天文学的重视B.推动了社会文化的转型
C.深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影响D.得益于科技理论的完善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沈括所著的《梦溪笔谈》30卷,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所达到的辉煌成就,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质、地理、气象、医药和工程技术等广泛的领域,受到国内外科学家的高度重视。沈括十分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科学技术中的作用。在《梦溪笔谈》卷二十中留下了一则有关宋英宗年间陨石的详细记载,记载中除了观察到陨石是流星体坠落地面的的残余部分,还注意到陨石的成分,“色如铁,重亦如之”。是年(治平元年)当公元1064年,比西方人到1803年才对陨石有真确认识要早了七百余年。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元时期重要的科技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022-01-12更新 | 98次组卷 | 2卷引用:学易金卷: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前必刷卷(广东专用)02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宋代兴起的活字印刷术传播极广,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是世界印刷史上一次划时代的革新;但也有学者指出,这一科技成果未被统治者重视,泥活字易损坏,难着墨,实际上并未大力推广。对材料中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历史认知因研究角度不同而异B.前者过分夸大了印刷术的作用
C.后者对前者的颠覆是历史进步D.历史现象的评价缺少客观标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