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83次组卷 | 200卷引用: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高一下学期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导学案
2 . 抗倭斗争
(1)背景
①从元朝末年起,____不时在我国东部沿海骚扰,被称为“倭寇”。
②明朝前期,朝廷严厉_____,导致东南民间海上走私活动猖獗,与倭寇混杂,为乱地方。
(2)斗争:明廷派遣大将__________等人抗倭;戚继光率领____,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
(3)结果:东南沿海的形势____下来,政府逐渐放松了对私人海外贸易的____
2022-09-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导学案(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3 . 合作探究二: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一 沿海形势的另一大变化是西方殖民者的东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诸国开始向东发展,较早来到东方的是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红毛夷(荷兰)自古不通中国,亦不知其国何名,其地在何所……当此夷初至内地……自此夷通市,遂得彼所用诸炮,因仿其式并方制造,即未能尽传其精奥,已足凭为长城矣。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殖民者在中国沿海的侵夺所产生的影响。
2022-09-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导学案(导学案)-【轻松教,快乐学】2022-2023学年纲要上讲知识培素养同步精品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前期,郑和下西洋的船队阵容极为庞大,“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航迹遍及亚、非30余国。明英宗后,官方再无远洋活动。明后期的海军以沙船、哨船等小型船只为主。明末,荷兰东印度公司企图以武力迫使明朝政府放弃海禁政策和承诺自由贸易,派遣战船入侵中国沿海。1633年,明军约150艘战船在福建金门岛料罗湾口,与荷兰及附属舰队约60艘战舰激战,获得胜利。

——据《中国军事通史》等

材料二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确定了优先建设北洋海军的方针。到1888年,清廷共买进大小舰船数十艘,另有少量自建舰船。1888年12月,北洋海军正式成军,此后海军建设趋缓。清政府仍未能跳出以守为战的传统海防思维,重点防守大陆沿岸。甲午战争后,清朝海军在舰船数量、装备质量和军队素质等方面,被日本全面超越。

——摘编自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提出,要“有计划地逐步地建设支强大的海军”,这支海军能“保卫沿海沿江”。1979年,邓小平提出要建立“顶用”“精”“真正现代化”的海军。21世纪以来,我国已先后派出多批海军舰艇编队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一批新型驱逐舰、护卫舰、登陆舰等陆续入列,2019年,我国自主设计、自主配套、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母山东舰入列。中国海军已经建成海陆空潜、岸基海基相结合、多兵种合成的海上综合作战体系。

——摘编自彭克慧《新中国海洋战略发展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的海上实力。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海军实力从晚清到现代的变化。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海军实力的主要因素。
2022-06-16更新 | 7337次组卷 | 30卷引用:第13课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学生学习清单)-【高效教与学】2022-2023学年高一历史同步精品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下图所示是高一某同学为学习明代某一历史事件而整理的笔记,横线处应填入的内容是
目的:
概况:访问亚非诸国,远及红海沿岸
影响:促进中外交流,加重财政负担

A.扩大政治影响,彰显大国风范B.积极开拓市场,积累巨额财富
C.密切各地联系,世界成为整体D.对外殖民扩张,加剧各地矛盾
6 . 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历史上________的远洋航行,在资金、装备、技术等方面大大领先于半个多世纪之后的________远洋航海家的航行。但是,其目的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给明朝带来较大的________负担,因此后来未能持续
2021-10-13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10分钟课前预习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出处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刘家港天妃宫石刻《通番事迹碑》
“大明皇帝遣太监郑和、王贵通等昭告于佛世尊曰:仰惟慈尊……布施钖(锡)兰山立佛等寺供养……”《布施锡兰山佛寺碑》
“两奉敕驾海舶入西洋封诸夷国……人称三宝太监……踪迹建文。”《明书》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凡三十余国。所取无名宝物,不可胜计,而中国耗废亦不费。”《明史》
A.郑和的航海活动遍布欧亚沿海B.明太祖遣郑和远航海外诸国
C.郑和远航推动了中外文化交流D.郑和下西洋为追求经济效益
8 . 鸳鸯阵(如图示意图)共12人,其中分为藤牌手两名、狼筅手两名、长枪手四名、镗钯手两名、队长和火夫各一位,后来,每队又增加两名鸟铳手,进行远程火力攻击。该阵法主要用来针对
A.蒙古骑兵B.倭寇步兵C.满洲弓箭手D.葡萄牙炮兵
9 . 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材料中的论述
A.较为正确地描述了明朝倭患的状况B.为倭寇的活动进行辩护
C.说明了明朝海禁政策的落后性D.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
10 . 明朝朱元璋时期在福建东山建立军事要塞铜山古城(下图)。明朝建立铜山古城的目的是防范(  )
A.倭寇B.鞑靼军队C.荷兰殖民者D.葡萄牙殖民者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