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海上交通与沿海形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成祖初年,对日本来贡曾“厚礼之”。此后,因其多次朝贡逾制,明政府向日本重申“十年一贡,人止二百,船止二艘”的规制并严格执行,日本即基本中断了与明廷的交往。与此情形类似,其他一些国家也逐渐“朝贡不常”。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对日贸易出现逆差B.日本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朝贡贸易缺乏动力支撑D.海禁政策取得显著成效
2 . “西洋”是古代中国人对西部外域地理的称谓。 “西洋”一词约出现在元朝,指今天的南亚或东南亚。郑和下西洋中的“西洋”实指后来的“南洋”,即包括东非在内的印度洋等区域。明中叶以后, “西洋”则变为更远方的“泰西”。“西洋”概念变化反映的是(     
A.闭关锁国政策松动B.时人眼界扩大C.国人海权意识加强D.中外交流频繁
2024·山东泰安·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如图为明代各防区海防所城总量示意图。这种海防布局反映出(     

注:北直隶约为今京津冀地区;南直隶约为今苏、皖、沪地区。
A.政府放松海外贸易的限制B.东南地区海防形势严峻
C.政府海防意识开始增强D.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2024-03-12更新 | 426次组卷 | 9卷引用:专题05 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 选择题汇编-【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新高考专用)
4 . 下表为洪武年间却(禁)贡情况。这反映出明初(     
时间却(禁)贡国原因
洪武五年(1372)安南安南陈叔明弑其主日熞自立,遣使人贡,却之
洪武七年(1374)日本其国王良怀遣僧朝贡。以无表文却之。其臣亦遣僧贡马及茶布刀扇等物。以其私贡却之
洪武十四年(1381)安南以安南寇思明,不纳
洪武二十四年(1391)占城以占城有篡逆事,却之
洪武二十六年(1393)安南以安南擅废立,绝其朝贡
洪武二十七年(1394)安南同上
注:根据《明实录》《东西洋考》《海澄县志》相关资料整理而成。
A.强化海禁断绝贸易往来B.对外交往追求政治影响
C.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扩大D.商品交易遵循严格程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如图是2010年在湖北省钟祥市梁庄王墓中出土的郑和船队“海外代购”金锭,其正面錾刻有“永乐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处买到八成色金壹锭伍拾两重”的铭文。这枚金锭是(       

A.东西方跨大洋贸易的证据B.明朝废除海禁政策的见证
C.海上丝绸之路兴起的表现D.明代区域文明交流的产物
2024-03-01更新 | 110次组卷 | 21卷引用:组卷网·期中复习-纲要上 第四单元 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知识串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数之哥伦布,继达伽马之后,有无数之达伽马。我则郑和之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 岂是郑君之罪也!”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源是(     
A.中国人缺乏持久探险、创新的精神
B.郑和船队缺乏强有力的、持久的政府支持
C.支撑东西方航海活动的经济形态存在着巨大差异
D.西方拥有更加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更加强大的武装力量
2024-01-29更新 | 183次组卷 | 200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3全球联系的建立(核心素养)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朝贡贸易:政治考虑抑或商业行为

材料一   (张瀚(15101593)认为朝贡贸易)且缘入贡为名,则中国之体愈尊;而四爽之情愈顺。即厚往薄来,所费不足当互市之万一。况其心利交易,不利须赐,虽贡厚赉薄,彼亦甘心,而又可以藏富于民,何惮而不为也。

——《松窗梦语·卷四·商贾纪》

(谢学湖(浙)(15671624)认为朝贡贸易)今诸爽进贡方物,仅有其名耳,大都草率不堪……而朝廷所赐缯、帛、靴、帽之属,尤极不堪,一着即破碎矣……且近来物值则工匠侵没于外,供亿(供应)则厨役克减于内,狼子野心,且有谇语(责骂)。谇语不已,且有挺白刃而相向者,甚非柔远之道也。

——《五杂组·卷四:地部二》

材料二   明朝政府对海外国家载运来的朝贡方物抽取货物税。按规定,如国王、王妃及陪臣等附搭的货物,先抽50%的货物税,余者由官府给值收购;如附带来贸易的货物,船进入港口后,即全部封舱,待抽20%的货物税后,才准开舱贸易。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二O·海外诸番·人贡互市》

就以日本来说,每次来朝贡的人员一般是正使、副使各一人,居座、土官、通事各数人,其他还有船员、水手以及搭乘的随从商人等。在朝贡初期,由于朝贡船是由幕府、大名、寺社等自己经营,故随从的商人还比较少。但到了后来,朝贡船全部承包给博多和坏港的商人,于是随从商人便大大增多,商人已从搭乘转而成为朝贡贸易的主体。

——【日】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

(1)概括指出材料一中两则史料对朝贡贸易的看法有何明显不同,并分析导致不同的原因。
(2)有人认为,朝贡贸易是出于政治考量而推行的,但其中包含着相当大的商业成份。结合两则材料论证说明这一观点。
(3)请谈谈你对于朝贡贸易的认识。
2024-01-21更新 | 205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4 材料分析题汇编 -【好题汇编】2024年高考历史一模试题分类汇编(广东专用)
8 . 印度洋:中国和西方

材料一   明朝自认为对周边地区和国家负有保护、体恤、怀柔它们的责任,它们之间发生矛盾和冲突,明朝有责任来调解。明朝是经济大国,物产丰盈,在交往中常常是赐予多于贡物。明朝靠这种礼制朝贡关系,维持着在亚洲的核心地位。这种核心地位,不含有恃强凌弱的霸道。朱元璋说:“吾恐后世子孙倚中国富强,贪一时战功,无故兴兵,致伤人命,切记不可。”这条祖训影响了大明一代,郑和下西洋也是这种祖训精神的延续,不存在对外掠夺,更没有占有殖民地的诉求,有的只是和平的理念,友好的举措。

——摘编自王天有《郑和下西洋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材料二   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来到印度洋。葡萄牙人把海洋归所有人共有的习惯法说成仅仅适用于罗马法管辖的欧洲人;并认为,印度人和阿拉伯人在罗马法治之外,因而无权要求在亚洲水域航行。在葡萄牙人之前,没有人将海洋宣布为自己的世袭产业或征服的产业。葡萄牙人到来之后,印度洋就从数千年来的公海变为葡萄牙人专有的禁区。为了行使这种“权利”,葡萄牙人采取恐怖主义手段。达伽马在一次航行中,捕获了从麦加返航的非武装商船,在搬光船上货物后,烧死了船上所有的人。在经过最初的杀人放火的阶段以后,葡萄牙人获得了“大洋海的主宰”的特权。他们组织了一整套帝国统治机构来行使和利用其垄断权。

——摘编自【美】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分裂:第三世界的历史进程》

材料三   葡萄牙在印度的各个殖民据点里,构筑城堡,强征贡赋。葡萄牙垄断东西方贸易,进行不等价交换;掠夺印度的宝石、香料和丝、棉织品,运往里斯本,然后高价转卖到欧洲各国,牟取暴利。为了保持欧洲市场上香料的垄断价格,葡萄牙殖民者限制印度香料西运,甚至将大量“过剩”香料销毁。此外,葡萄牙还从事奴隶贸易,果阿是当时最大的奴隶市场之一。无怪乎印度人民谈到葡萄牙殖民者时说,“幸而葡萄牙人同狮虎一样少,否则他们会消灭整个人类”。

——摘编自艾周昌程纯《早期殖民主义侵略史》

(1)阅读材料,比较明代中国与同时期西方国家对待印度洋地区的不同。
(2)简要分析西方国家在亚洲沿海地区早期殖民活动的背景和影响。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杨梦▪乘风破浪】

从永乐三年(1405)到宣德八年(1433年),他率领规模浩大的船队,跨越亚、非二洲,对占城(越南中南部)、真腊(柬埔寨)、暹罗(泰国)等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友好访问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是中国对世界航海事业的巨大贡献。

——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梦碎▪天朝之殇】

1842年,中国遭遇“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三千年未有之强敌”,经过中英战争的激烈碰撞后,开始经历长达百年的屈.辱。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

——陈旭麓著《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寻梦▪长夜星光】

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文章说:“麦喀士(马克思),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905年,孙中山在《民报》上提出“三民主义”。1919 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1929 年,毛泽东发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摘编自初中历史教材

【追梦▪奔向富强】

2022年,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成功举办了冬奥会,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國满成功,疫情防控成绩斐然。我们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二十大”,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学习强国


(1)材料中的“扬梦”和“梦碎”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梦碎”中的“界碑”是指什么?
(2)根据材料“寻梦”,分析在寻梦路上我国众多仁人志士进行了哪些探索?
(3)从“扬梦→梦碎→寻梦→追梦”的曲折发展之路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2024-01-1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组卷网·期末复习-纲要上·期末考前必刷专题之必考主观题20题专训
10 . 明初,官方严行海禁,“片板不许下海,艨艟巨舰反蔽江而来;寸货不许入番,子女玉帛恒满载而去”。当时有谚云:“若要富,须往猫里务(菲律宾吕宋岛附近)。”明初的这一状况(       
A.加剧了沿海地区的边疆危机B.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内在需要
C.体现了富商社会地位的提升D.说明了传统抑商政策的松弛
2023-12-26更新 | 139次组卷 | 4卷引用:【消灭易错】《中国古代史》选择题50题专练-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考试易错题(新高考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