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内陆边疆
(1)民族机构设置:有礼部、鸿胪寺管理民族事务,还有负责培养各种民族文字翻译人才的提督_____
(2)鞑靼和瓦剌的威胁
①背景:元朝灭亡后,草原上的蒙古人逐渐形成__________两大集团。
②表现:鞑靼和瓦剌不断威胁明朝北部边防,两次突破长城深入内地,包围北京。
③解决:1571年,鞑靼首领_____与明朝订立和议,接受明朝册封。双方恢复并扩大贸易关系,直到明末基本上维持了和平局面。
(3)加强对_____地区的管理:明廷封授给当地的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并设立了羁縻性质的_____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通过贡赐、茶马贸易进行经济交流。
(4)招抚东北:在东北设都司、卫、所,对女真等族进行管理,如在黑龙江流域设立了_____,并对东北女真各部落首领封授官号。
(5)在西北设赤斤蒙古、沙州、哈密等卫。
(6)在西南设土司。
(7)修筑长城,并沿长城布置“_____”。
(8)在辽东、宣府、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与蒙古、女真各族开展贸易。
2022-10-0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2 .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一)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明朝的建立:________年,朱元璋称帝,定都________(南京),同年,明军攻入大都,结束了元朝在全国的统治。
明朝政治制度的变化:
①废除丞相:________为加强皇权,废除________,对以后500余年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设置内阁:________设立辅佐皇帝处理政务的秘书机构称________
内阁大学士拥有________之权,皇帝的正式批复称________
明朝中后期,有些内阁大学士权力增大。
③宦官专权:内廷宦官机构________获得了协助甚至代理皇帝________的权力,还负责提督________,控制________,对官民的言行进行监视、侦查,有权逮捕、施刑。
【精准突破】
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
比较相宰相制内阁制
相同点________
不同点职责________________
任免________________
权力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
影响________________

【知识梳理】
张居正改革
(1)背景:________
(2)内容:①政治:________
②经济:________
(3)影响:
①国家财政收入增加,社会矛盾相对缓和,严重的封建统治危机得到暂时缓和。
②除一条鞭法外,其他改革几乎全部废止。
官员的考核与监察
考核考满:对官员____________________的考核。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包括外地官员三年一次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和京官六年一次的_________________,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监察都察院监察御史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代皇帝巡按各省;六科给事中负责____________________与大臣奏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二)明朝的对外关系
郑和下西洋平倭斗争欧洲殖民者的入侵
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概况先后七次远航,访问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浙江________九战九捷;与________合作,连续重创倭寇。①16C中期,________人获得在澳门居住权
②明末,_________________侵略台湾。
结果(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内陆边疆与明清易代
内陆边疆
地区措施(史实)影响
蒙古(鞑靼、瓦剌)________________
藏族地区________
东北地区________

明清易代
(1)清朝崛起:①16、17世纪,女真建州部首领________统一女真;
________年,努尔哈赤称汗,国号大金;
③1636年,皇太极称帝,改国号大清,将女真改为满洲。
(2)明清易代: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随即攻占北京,明朝灭亡。清军攻入山海关,进占并迁都北京,逐渐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022-10-3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第9讲从明朝的建立至清朝中叶的鼎盛与危机(配套学案)-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分专题精准突破课件与配套学案(新教材专用)
3 . 明朝皇帝崇祯命后宫嫔妃尽皆自杀,哀叹女儿“汝何故生于帝王家!”并亲手将其砍杀,然后逃亡煤山,自缢而死。出现这一幕的背景是
A.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大金政权B.皇太极称帝并改国号为大清
C.清军歼灭南明残余势力D.大顺政权农民军攻占北京
4 . 明清易代
(1)清朝崛起
①16、17世纪之交,女真建州部首领_____逐渐统一女真各部。
②1616年,称汗,国号大金,并对明朝展开进攻。
③1636年,_____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并将女真族名改为满洲。
(2)明朝灭亡
①原因:明朝_____,天灾不断,农民起义蜂起,统治摇摇欲坠。
②过程:1644年,农民军首领_____攻占北京,明思宗自缢,明朝灭亡。
(3)清军入关确立在全国的统治
①清朝摄政王多尔衮统军进入_____,打败李自成,进占并迁都北京。
②此后又经过20多年的激烈战斗,清朝将农民军余部和南方的明朝残余势力逐一击败,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
2022-10-03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元朝漕运和海运路线图
明成祖朱棣事迹简表

1360年

出生于当时称为应天府的南京,为朱元璋第四子

1380年

以燕王身份坐镇北平,之后多次受命参与对北方蒙古势力的军事活动

1402年

经三年的“靖难之役”,是年率军攻进南京,夺取皇位。大肆搜捕、镇压拒绝效忠的官员和士子。次年正式登基,改北平为北京

1406年

下诏筹建北京宫殿,以作迁都的准备

1410年

以北京为基地第一次亲征蒙古

1414年

第二次亲征蒙古

1421年

改北京为京师,正式迁都北京

1424年

死于第五次亲征蒙古的会师途中

根据材料,分析说明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为配合大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清政府在哈密、乌鲁木齐等地筹办屯田,派往乌鲁木齐等处屯田兵丁达一万多人。办理屯田事务的办事大臣由朝廷派往,“管屯副将、都司、守备、千总、把总各员由陕西、甘肃省调派”,兵丁亦由陕甘派往,都属陕甘总督节制管辖。仅靠兵屯不能完全解决军粮问题,乾隆皇帝谕:“甘肃等处无业贫民前赴营生耕作,污菜辟而就食多,于国家牧民本图大有裨益。”随后,内地农民大批到新疆安家落户。清政府在乌鲁木齐设同知、通判等文员以管理地方粮饷。

——摘编自聂红萍《从甘肃总督到伊犁将军:乾隆朝对新疆治理的探索》

材料二  184212月,林则徐流放到伊犁后,针对新疆边防形势,林则徐经深思熟虑,主动向伊犁将军布彦泰提出“改屯兵为操防”,撤销兵电,让种地的战士回到营院里,专门搞训练,把腾出来的土地交给民户耕种,得到布彦泰的采纳。为解决水源问题,林则徐组织当地各族人民,兴修水利工程,费时四个多月,用工二十余万人。电地给农户耕种后,每年交粮除支付官兵口粮,剩余折银抵充经费。缓解了驻断疆清军的粮饷危机。

——摘编自张洁《林则徐在新疆的历史功绩》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乾隆时期清政府在新疆屯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乾隆时期相比,林则徐在新疆屯田的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代在新疆屯田的意义。
7 . 图1、图2、图3分别是两汉、北魏、明代的都城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西周到隋唐时期一直定都在长安至洛阳一带的原因。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
(3)据图1、图2、图3,从时空发展的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趋势。
2021-11-07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链接教材精准变式练(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8 . 史料一 明初,明蒙之间的贡市就已中断,烽燧连年不息。“事事仰给中国,若或缺用,则必需求,需求不得,则必抢掠”。俺答汗“无岁不求贡市”,遭明朝廷拒绝。1541年,蒙古骑兵掠三十八州县,杀戮男女二十余万。俺答汗爱孙把汉那吉因婚配问题,叩关请降。阁臣高拱、张居正主张抓住机会与俺答汗和解结盟。隆庆皇帝亦主张“华夷一家”、“并包兼育”。俺答汗得知把汉那吉安好无恙,在妻三娘子的规劝下,俺答汗愿“啮臂盟,世服属无贰”。明朝荣归其孙,许通贡市不绝。俺答汗呈表请封,情真意切。史称“隆庆和议”。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史料二 清朝一改明代与各教派首领等距离联系的政策,选择了“兴黄教即所以安众蒙古”的基本政策。……清初面对统一全国的诸多严峻形势,承认了蒙古固始汗与五世达赖联合治理西藏的事实。1721年春,清政府分析当时形势,反思“以蒙治藏”的政策后,改革西藏行政体制,采取噶伦(藏语音译,意为发布命令的官员)共同掌政的制度。噶伦由中央政府直接任命,联合掌权。从此清朝中央政府不再在西藏册封蒙古汗王掌政。……随着噶伦制的推行,清政府逐渐认识到,设置诸多噶伦,易造成彼此间权力之争。……清政府于1751颁行《西藏善后章程》十三条,首次正式规定了达赖喇嘛的世俗权力。……清政府又于1727年(雍正五年)派内阁大学士僧格、副都统马喇驻扎西藏,派驻藏大臣遂成定制。……乾隆时期又实行金瓶掣签制度,将转世灵童的认定置于驻藏大臣的监督之下。……1718年至1720年间,清军兵分两路入藏,驱逐准噶尔。随后清政府留军两千驻防。1721年再由云南、四川各调500名兵丁入藏。

——摘编自曹利华《明清两朝之治藏政策及其历史必然性》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隆庆和议”得以形成的原因。
(2)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治藏政策的特点。分析清朝前期治藏政策的影响。
2022-10-01更新 | 206次组卷 | 3卷引用:第11讲明至清中叶的政治-纲要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9 .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据清代官修《明史》载:“顺治三年六月,大兵克绍兴,以海(朱以海,即明鲁王)遁入海。久之,居金门,郑成功礼待颇恭。既而懈,以海不能平,将往南澳。成功使人沉之海中”。

材料二:江日升在其著作《台湾外纪》中,引“野史”《明季续闻》道:“辛丑,(郑)成功迎(鲁)王归金门,仍奉供给。壬寅(1662)五月初八日成功殆……(十一月)鲁王薨。

注:江日升是为明末将领之后,自幼听闻父亲谈论明郑事迹,康熙年间恩科解元


(1)指出材料一、二中对明鲁王的死因记载的矛盾之处。
(2)针对明鲁王死因,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何者可信?或你另有观点?说明理由。

材料三:1959年,明鲁王墓于金门重见天日,出土刻有墓志铭的石碑一块,上刻“监国鲁王讳以海……力图光复,虽末路养晦,而志未尝一日稍懈也……王素有哮疾,壬寅(1662)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而薨”等字。


(3)材料三对澄清明鲁王的死因有何价值?从史料的性质和价值的角度简述理由。
(4)综合上述材料,例举两项导致历史记载出现“矛盾”的原因,并指出破解这一“矛盾”的方法。
2022-03-08更新 | 260次组卷 | 5卷引用: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名题荟萃)-2023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