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地区措施
东南地区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B.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24-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清政府鉴于边疆地区与中原之间、边疆各地区之间历史文化传统均有较大差异,因而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这反映出清朝治理边疆的基本政策是(     
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俗而治D.军事控制
2023-11-20更新 | 216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3 . 从清朝前期到后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经过了截然相反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袛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摘编自《清史稿》


(1)指出材料一所说的政府机构,并简析这一机构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下表所示是部分历史学者对清末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学者描述
龚书铎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行为
金冲及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
(2)写出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导火线。并对材料二中“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谈谈你的看法?
4 . 某朝代设置了一个机构,这种迅速、机密的联系方式,使皇帝能够更加直接、广泛地获取信息,提高了决策效率,强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当时设置该机构旨在(     
A.提高行政效率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君主专制D.削弱丞相权力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根据如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军机处的说法正确的是(     
A.军机大臣由朝中重臣推举任用B.是统率内阁、六部的正式机构
C.隶属于皇帝,参与机要政务D.对皇权形成有效制约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6 . 清朝时专设的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的机构是(     
A.宣政院B.军机处C.台湾府D.理藩院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表明,清朝(     
A.行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B.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中央政府与西藏开始交往D.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9 .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均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治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见下图

材料二   为适应疆域空前辽阔的特点,元朝创立了一种以中央集权为主,辅以部分地方分权的新体制:它具有双重性,长期代表中央分驭地方,主要为中央收权兼替地方分留部分权力,所握权力大而不专。

——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

材料三   清代既继承了历代王朝的治边思想,又有创新和发展。随着沙俄等对中国边疆的觊觎,清统治者极其重视对边疆民族的治理,逐步形成以“因俗而治”为核心的边疆民族统治政策。如在蒙古族地区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统治,在东北、北部和西部边疆,分设若干将军辖区和办事大臣辖区,在中央专设理藩院掌管蒙古族、藏族等民族事务。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边疆经略史》完成下列要求


(1)材料反映了哪一朝代的疆域形势?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该朝代加强疆域管理的地方行政制度。
(2)材料二中的“新体制”是什么制度?结合材料指出这一制度是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
(3)据材料三,指出清朝在治理边疆时遇到了什么新问题?概括清朝边疆治理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以上边疆治理措施的共同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研究下表,最符合其内容的学习主题是(       

序号

历史事件

1

清政府册封达赖、班禅;设置驻藏大臣

2

康熙帝平定噶尔丹叛乱

3

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A.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B.边疆商业贸易的繁荣
C.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D.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