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9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地区措施
东南地区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B.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24-02-05更新 | 141次组卷 | 2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东辰国际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5次组卷 | 52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平江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清政府鉴于边疆地区与中原之间、边疆各地区之间历史文化传统均有较大差异,因而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这反映出清朝治理边疆的基本政策是(     
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俗而治D.军事控制
2023-11-20更新 | 216次组卷 | 20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2023-09-21更新 | 392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驻藏大臣监督西藏地方政务;1762年,清政府在新疆设伊犁将军;1884年,在新疆建行省,最终确定了今天中国的版图。这表明,清朝(     
A.行省制度开始在全国推行B.君主专制统治空前强化
C.中央政府与西藏开始交往D.强化对边疆地区的管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元朝设置宣政院管辖西藏等地;明朝设置都司卫所等机构管理蒙古等地;清朝设置理藩院管辖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地。这些机构的设置(     
A.推动了边疆地区对外开放B.促成了各民族风俗趋同
C.旨在防御西方列强的侵略D.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2023-06-16更新 | 75次组卷 | 22卷引用:云南省玉溪市峨山县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秦汉特别是汉代,中国能够熔铸为坚实的整体,乃是基于文化、政治、经济各项的“软实力”,在文化方面,在战国时代的基础上,中国有了完整的宇宙论、伦理学和价值观念,这些都是建立在儒家、道家和其他各家综合的基础上……中国的知识和科技能力,都站在当时世界的前列,这些“硬件”和“软件”的能力,使中国的生产能力超过四邻,且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故得以通过贸易,将各处的经济纳入中国的大系统之内。

——摘编自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

材料二:


   

材料三:1762年,清朝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有统帅驻军、考察官吏、屯田置牧、组织生产、核征赋税、巡边守土等职能。


材料四:1864年,新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反对清政府,形成内乱局面。英国支持的浩罕国军事首领阿古柏趁机入侵,占领南疆和北疆部分地区。俄国出兵占领伊犁地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中国能够熔铸为坚实整体的文化原因。为了实现与西域的联系、加强对西域的管理,西汉先后采取了哪些举措?
(2)观察唐朝疆域图,指出为加强对西域的管理,中央政府设置了哪些边疆机构,体现什么样的民族政策?
(3)相比于汉唐时期都护“抚慰、征讨”的职责,伊犁将军对边疆的管理有什么特点?

(4)据材料四,概括新疆危机的具体表现。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政府解决新疆危机的措施。
2023-06-0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在中国古代强化君主专制过程中,存在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划分君、相的权限成了历代政治制度设计中的重要事情。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代的朝廷,主要由“三公”和诸卿组成。“三公”,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从制度上说,秦朝应有太尉的官位,实际上大概未曾具体选任担当这一职务的官员。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材料二   中书省起草诏书后,呈送皇帝,(皇帝若同意)画一敕字。经画敕后,即为皇帝的命令,然后行达门下省,待门下省加以复核。若门下省反对此项诏书,即将原诏书批注送还中书省重拟。若诏敕获得门下省同意,送尚书省执行。尚书省则仅有执行命令之权。

——摘编自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   近四十年来……普遍有一种误解,以为在民国成立以前,几千年来的政体全是君主专制的,甚至全是苛暴的、独裁的、黑暗的,这话显然有错误。在革命前后持这种论调以攻击君主政体,固然是一个合宜的策略。……至少除开最后明清两代的六百年……大体上说,一千四百年的君主政体,君权是有限制的。

——摘编自吴晗《历史上的君权的限制》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秦代“三公”的主要职责。试分析秦代太尉一职从未授予大臣的原因。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宰相制度的特点以及这一制度的作用。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明清两代君主专制强化的表现。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中“一千四百年”的古代中国历史中限制君权的因素有哪些?
2023-06-04更新 | 72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分班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11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外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   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

材料二   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原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的特点。
21-22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10 .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了顶点。下列史料能反映清朝统治者设立军机处的根本目的是 (     
A.“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B.“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D.“军机处虽为政府,其权属于君”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