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清王朝规定,蒙古、新疆、西藏地区的民事、行政和命盗刑事案件都归理藩院的直属机构理刑清吏司管辖。在案件的执行上,一般的刑事案件,可以罚牲畜来代替惩罚,对无力缴纳者或案情有疑者,可以顶佛经入誓,做出保证,则可免罪。这一做法旨在(       
A.完善边疆司法体制建设B.促进佛教事业发展
C.强化对边疆的治理效能D.因俗而治因地制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如表所示是某学校历史研究性学习小组整理的材料,据此可以判断他们的研究主题是(     
地区措施
东南地区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地区1689年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
蒙古和新疆地区平定准噶尔部。大小和卓的叛乱
西藏地区1727年派驻驻藏大臣
A.清朝前期的民族关系B.捍卫国家统一的康熙帝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2024-02-05更新 | 137次组卷 | 26卷引用:江苏省苏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明修元史时,记载东北、西南各民族状况以及历史上中原王朝逐步将该地区纳入大一统政权之下的有关史事。清修明史,尤为重视考察在明朝时诸土司区、藏区、新疆和蒙古纳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过程。这表明明清时期(     
A.史学研究促进了国家统一进程B.新的政权继承了前朝版图
C.统一多民族国家认同得到加强D.对边疆地区治理逐步强化
4 . 以下四项表述可以从史实直接推断出结论的是(     
            
A89年,窦宪出击北匈奴,取胜后刻铭燕然山西汉已经具备设立西域都护府的条件
B589年,百越首领冼夫人迎接隋军统帅韦洸进入广州,后被册封为谯国夫人中央王朝首次实现对广州地区的控制
C元朝政府在台湾地区设澎湖巡检司台湾地区是中央政府直辖的省级行政区
D1793年,清政府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A.AB.BC.CD.D
2024-01-0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4次组卷 | 52卷引用:吉林省长春外国语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文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清政府鉴于边疆地区与中原之间、边疆各地区之间历史文化传统均有较大差异,因而采取“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易其宜”的政策。这反映出清朝治理边疆的基本政策是(     
A.扩大贸易B.招抚授官C.因俗而治D.军事控制
2023-11-20更新 | 214次组卷 | 20卷引用:浙江省2021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2023-09-21更新 | 392次组卷 | 60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北大附中为明广州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乾隆年间及其后的嘉庆朝,形成了一个涵盖文字、音韵、训诂、历史地理、天文历算、金石乐律、校勘辑佚等学术领域,并以重实证、长于考据为宗旨和研究方法的学术流派,统称“乾嘉学派”。该学派的出现体现了(     
A.儒家学说的新发展B.重视经世致用的学术倾向
C.文人大都埋首故纸堆D.统治阶级的意志强化
2023-08-22更新 | 153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是中国长城史的开端。长城不仅能够抵御外敌入侵、维护政治稳定,也保障着边疆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与长城相配套的关城、城堡,是平时进出长城的通道,为长城周边地区民众提供了聚集交流的通道,发挥着文化对话与交流的纽带作用。在华夏族影响下,游牧民族的农业成分不断增加;他们的游牧技术、冶铸青铜技术等也深刻影响着华夏族。

——摘编自刘争艳《时空视野下的春秋战国长城》

材料二   到清代,长城的军事功能日趋弱化。1645年,清政府在张家口和古北口设章京,并要求“尔等驻防之地,凡外藩各蒙古来贸易者,俱令驻于边口,照常贸易,毋得阻抑”。1693年,清政府又规定:“喜峰口、独石口、张家口、杀虎口驿站……今每路各设专官,凡蒙古往来事件,应专委办理,以归画一。”1744年,清政府鼓励陕西榆林和延安地区土地相对贫瘠的人民到漠南蒙古耕种谋生,其他地区纷纷效仿。随着内地人民逐渐居住耕种,其“与蒙古错杂而处,历年既久,村落相望,遂与内地郡邑无异”。

——摘编自邓涛《长城是清代民族融合的纽带》

材料三

1935年抗日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广为传唱,其中那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更是极大激发了各界民众的爱国热情。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以《义勇军进行曲》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代国歌的提议。
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恢复《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决定。
2004年3月,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2017年9月,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摘编自刘小兰《〈义勇军进行曲〉:从抗战最强音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长城功能的变化及其发挥的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长城极大激发国人爱国热情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从确立《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到颁布《国歌法》的历史意义。
2023-08-14更新 | 275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832年,东印度公司职员林德赛打着经商和传教的幌子,在中国沿海收集情报,他在航海报告中写道:“我极少见过有人除知道英国为‘红毛国’外,尚有别的名号。”这一言论从侧面反映了清朝(     
A.闭关政策的失败B.民族危机的加剧
C.浓厚的华夷观念D.中外交流的中断
2023-08-14更新 | 336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