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朝前中期的鼎盛与危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列有关军机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B.康熙帝在位时设立
C.掌握的权限仅限于军事事务D.强化了君主专制
7日内更新 | 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2 . 清代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的地区是(     
A.西南地区B.台湾地区C.新疆地区D.蒙古族地区
2024-06-02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3 . 清朝乾隆皇帝多次发布诏令,强调各省督抚,日常公事应当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这主要反映出奏折制度(     
A.具有机密高效特征B.开始于乾隆年间C.架空了内阁的权力D.有利于制衡地方
4 . 明代万历年间绘制的《乾坤一统海防全图》是一组条屏式样的海防图,全图自广东沿海向东向北呈“一”字展开。清中期的长卷式沿海全图的分图顺序,多为“自盛京(今辽宁)至广东”,这与明人万里海疆“自粤抵辽”截然不同。这一呈现顺序的变化,最有可能是基于(     
A.王朝政治的差异B.制图技术的发展C.经济重心的变化D.外贸政策的不同
2024-05-08更新 | 327次组卷 | 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合格模拟(四)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需要补充的是,世祖末成宗初行省演化为地方最高官府,只是言其性质的基本方面。事实上,行省在具有上述基本性质的同时,仍然长期保留着代表朝廷分驭各地的使命,仍然长期保留着朝廷派出机构的部分性质。元朝行省制中央集权是秦汉以来郡县制中央集权模式的较高级演化形态,也是两宋否定唐后期藩镇分权的继续。

——摘编自李治安《元代行省制起源与演化》

材料二   清朝对西南边疆的统治进一步深入。清代将原属四川的播州地区(今遵义一带)划归贵州,广西北部地区的罗甸、望谟、册亨、贞丰数县亦并入贵州。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清朝在云南等边陲地区实行富有特色的基层驻军制度即汛塘制度,在边远地带以及与邻邦接界的地区,大量驻守绿营兵和各种土军。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使之同于内地。

——摘编自杨永福、陶亚敏《明、清西南边疆治理措施之比较》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从分散地方机构权力的角度指出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并概括元朝行省的性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清朝加强对西南地区统治的措施并简述其作用。指出清朝治理西南的政策趋势。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明清时期,中央政府致力于在土司地区实施教化,使土司阶层和辖区民众懂得“三纲五常之道”。在杨氏土司经营数百年的播州(属贵州),经过教化后,“士愿而好学,女贞而克勤。及入清朝,士风尤盛,人才间出。士质而有文,民朴而易治。崇尚气节,不耻贫贱”。这可以用来佐证当时(     
A.理学观念传播固化了民众认知B.社会稳定依赖于儒者的责任感
C.儒学教化消弭了阶层之间矛盾D.主流思想弘扬有利于国家统一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 期经略边疆相关举措

朝代

方位

举措

明朝

东北

设置奴儿干都司,并对东北各族首领封授官号

北方

修筑长城,与瓦剌交战,1571年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双方订立和议

西方

在乌思藏地区封授当地僧俗首领法王、王等称号,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任用藏族上层人士进行管理

清朝

东北

两次围攻雅克萨俄军,签订①

北方

打败并收降漠南蒙古,设立盟、旗两级单位进行管辖

西北

与噶尔丹进行长期斗争,平定大、小和卓兄弟叛乱,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

西方

册封佛教首领达赖和班禅,1727年起,开始派遣②,与达赖和班禅共同治理西藏,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西南

改土归流

东南

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1684年设置③

——摘编 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在明清两朝,专制集权空前强化,统一多民族国家更趋稳固,现代中国的版图也已逐渐定型,经济、文化、对外关系都有新的发展。这一时期,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新航路开辟后,世界逐渐连为一体,欧洲走出了中世纪,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新兴工业文明取代传统农业文明,已成为世界大势所趋。而在中国,由于传统经济结构和专制体制的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日益受到阻碍。统治者故步自封,拒绝扩大对外交往,进一步扼杀了中国跟上世界潮流的机会,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2)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前期经略边疆相关举措的特点。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明清时期“埋下了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伏笔”。
2024-04-2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试卷(专家版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对《明史·儒林传》与《清史稿·儒林传》进行对比,指出前者多收录“敦品立行”之贤,后者则多收录专重考据之辈。两书“儒林传”收录对象的变化反映出(     
A.选官制度发生显著变化B.官方思想出现新变动
C.西学东渐丰富儒学内涵D.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2024-04-18更新 | 470次组卷 | 8卷引用:2024年第二次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仿真模拟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下面为某同学在总结清朝历史知识时制作的表格,其主题是(     

1684年

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689年

与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762年

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总领军政事务

1793年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A.加强君主专制B.经略边疆地区
C.巩固西北边防D.加强海外联系
2024-03-11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北京市第一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10 . 改土归流是我国古代推行的一种强化对少数民族管理的制度,是指逐步取消土司世袭制度,任命有任期、可调动的流官,随之进行清查户口、丈量土地、核实赋税等工作。这一政策在西南地区大规模推行始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024-03-06更新 | 89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2024年夏季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考试03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