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1661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根据郡县制设立一府二县;兴建孔庙,建立学院、府学、社学等完整的学校体系;开科取士,“三年两试,照科、岁例开试儒童”。郑成功此举(     
A.实现了国家统一B.增强了民族认同
C.顺应了世界潮流D.冲击了闭关政策
2 . “康乾盛世”真正达到了盛世的标准,其中判断的标准:为打破“华夷之辨”思想的束缚,倡导“满汉一体”的新民族观;废长城,破“华夷之辨”,视边疆与内地为一体,真正实现了国家的完全统一,建立了空前“大一统”的多民族国家,拥有主权的疆土有1300余万平方公里。这一事实可用来说明清朝前中期(     
A.思想的高度统一B.经济的繁荣发展
C.制度的不断创新D.大一统国家的发展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明清时期经略边疆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重大事件
1411明朝在黑龙江流域开设奴儿干都司进行管辖
1571册封鞑靼首领俺答汗
1653清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尊号
1684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1713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尊号
1727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治理西藏
1757彻底击败准噶尔部叛乱
1759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1)根据材料概括明清为维护国家统一采取的方式。
(2)这一时期经略边疆、维护国家统一出现了反对外来侵略的新变化,试举两例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经略边疆所产生的历史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朝在边疆治理上与唐代有所不同,即在边疆地区不断推进边疆内地化,行政管理上在一些重要地区往往设立与内地一样的行省、县,并任命流官,形成流官与土官掺杂联合治理地方的特点。在经济开发上,加大开发力度,赋役税收“比之内地”。交通上,不断开辟新的路线,完善边疆与内地的驿站系统,加强中央对边疆的控制管理。

材料二   清朝前期边疆地区的治理

东北地区以郡县制管理当地的汉人,以八旗制度管理满族,以姓长制度管理当地少数民族,以盟旗制度管理东蒙古人民。
北部蒙古地区实行盟旗制度。
新疆汉族聚居区实行郡县制,维吾尔族地区实行改制的伯克制度,游牧的哈萨克人、布鲁特人和哈密、吐鲁番地区实行扎萨克制度。
西藏实行驻藏大臣与西藏宗教领袖联合管理的政教合一的制度
西部及西南川、青、甘、滇藏区和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
东南台湾和海南岛实行郡县制。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中国古代王朝治边政策的双重变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朝治理边疆地区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朝前期边疆治理的特点及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近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反华势力以“强制劳动”“侵犯人权”为借口,疯狂炒作涉疆议题,其目的就是打压中国经济,制造中国分裂。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神圣领土。下列有关中国历朝历代在新疆设置管理机构,加强有效管辖史实中,表述有误的是(     
A.西汉:西域都护B.唐朝: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C.元朝:宣政院D.清朝:伊犁将军
6 . 《清会典》记述理藩院:“掌外藩之政令,制其爵禄,定其朝会,正其刑罚,大事上之,小事则行,以布国之威德。”由此可见,清朝初期处理"外藩"的政策特点是
A.满藩分治B.因俗而治C.藩汉两制D.区域自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明清时期形成的《更路簿》是中国渔民往来于中国大陆沿海区和南海诸岛之间的航海指南,以多种版本的手抄本流传并沿用至今,记录了中国人民在南海诸岛的生活和生产开发活动,记载了中国渔民对南海诸岛的称呼。这说明了明清时期
A.南海诸岛已是我国领土B.重农抑商政策有所松动
C.民间海外贸易十分发达D.政府重视对海洋的开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如表所示为顺治、康熙年间贵州、云南部分叛乱事件。据此可知,当时
时间事件经过
1660年贵州“马乃营土目龙吉兆等反",清军立即调兵围剿,至次年二月平定、改马乃土司地为普安县
1660年贵州黎平府曹滴土司杨华如"招纳亡命陈洪金等谋乱",清军迅速平定,将其地改流,附黎平府经历司管销
1665年云南临安府溪处甸长官司、瓦渣乡长官司、教化三部长官司等一同谋叛,清政府悉将其地改流

A.改土归流已经完成B.国家治理能力提升
C.清政府统一了全国D.西南民族矛盾激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