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07 道试题
2023·辽宁·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1749年,乾隆皇帝谕曰:“蒙古、汉人,同属臣民,如有书写之处,应称‘蒙古’‘内地’,不得以‘蒙’‘汉’字面混行填写,已屡经降旨。今马灵阿奏折,犹以‘夷’‘汉’二字分别名色,可见伊等全未留心。”此谕意在(     
A.加强中央集权B.维护国家一统C.调整民族关系D.规范文书体例
2023-09-15更新 | 320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23年高考辽宁历史真题
2 . 清军入关后即封禁东北。顺治十八年(1661)奉天府尹张尚贤上奏曰:合河东河之边海以观之,黄沙满目,一望荒凉,此外患之可虑者。独宁远等三地人民凑集,然仅有佐领一员,不知于地方如何料理。合河东河西之腹里以观之,有土无人,全无可恃,此内忧之甚者。此奏意在(     
A.说明东北自然环境恶劣B.呼吁东北边务亟待充实
C.强调东北地势易攻难守D.弹劾东北官员疏于管理
2022-07-03更新 | 3710次组卷 | 29卷引用:新疆乌鲁木齐市第八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2-23高二上·全国·单元测试
名校
3 . 清代称边疆少数民族居住地区为“藩部”,设置理藩院进行管理,并编纂有《理藩院则例》《蒙古律例》《回疆则例》《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等。这表明清代(     
A.实现了对西北地区的严密控制B.提高了边疆少数民族的地位
C.以汉化政策融合边疆少数民族D.民族政策具有因俗而治特征
2022-08-30更新 | 2053次组卷 | 17卷引用:单元复习04民族关系与国家关系【过习题】-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单元复习过过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

4 . 康熙帝、乾隆帝曾在承德避暑山庄多次召见少数民族首领,既有蒙古王公,也有藏传佛数领袖人物,还有四川土司、台湾高山族首领等。这些活动(     

A.增强了中央政府的政权向心力B.推动了边疆与内地管理一体化
C.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思想D.有效地解决了边疆地区的危机
2023-10-18更新 | 604次组卷 | 9卷引用:河南省平许济洛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89~2018 年,是中国边疆研究的热潮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代秉承历史传统,承袭了“恩威并施,羁縻治之”的治理政策,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怀柔远人,义在羁縻”的政治制度——羁縻府州制。唐朝的羁縻制度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是在唐朝军事力量笼罩之下的地区设立的羁縻州、县,其长官由部族首领世袭,内部事务自治,并进行象征性的进贡,但要忠于中原政府、不得吞并其他羁縻单位和内地州县,以及按照要求提供军队等,实际上中原政权将其视为领土的一部分,文书用“敕”;第二种是所谓的内属国,如疏勒、南诏、契丹等,一般封为都督或郡王,有自己的领土范围,但是其首领的政治合法性来自于中原政府的册封,不能自主,中原政权将其视为臣下,文书用“皇帝问”;第三种是所谓的“敌国”和“绝域之国”,如吐蕃、回纥、日本等,虽然可能亦有册封,然多为对现实情况的追认,其首领的统治合法性并不依赖中原政权的册封,中原政权的文书多用“皇帝敬问”。

——摘编自李振中《初唐夷夏观、藩属观、天下观与极盛疆域的形成关系论略》

材料二       下表1989~2018 年 30 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
边疆治理边疆治理、边疆政策、治理、边疆教育、对策、边疆问题、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社会治理、国家治理、政策、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材料三在清朝的前 150 年,领土较明帝国增加了一倍多,并大部分遗留给 20 世纪的后继者,被视为今日中国的疆域。中国自身历史的一些产物,被积极地移植到边疆地域,而作为文明人类社会的典范。

——摘编自(加)卜正民等《哈佛中国史·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唐王朝实施羁縻政策的特点及其意义。
(2)指出材料二中边疆研究最突出关注的地区,说明关注该问题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3)分析材料二、三,结合所学说明清朝在边疆治理上的贡献。
22-23高三上·全国·课时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朝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由此可知盟旗制度(     
①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   ②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③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④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2023-01-07更新 | 458次组卷 | 33卷引用:高一历史寒假作业(统编版)-第04练明清中国版图的奠定与面临的挑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清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遍设义学,由清廷和地方官府共同举办,民间资助,向土著民族及所属子弟提供免费的启蒙教育;教学内容上“将《圣谕广训》逐条讲解,俾令熟读,然后课以经书”。清政府此举旨在(     
A.促进民族地区的文化交流B.推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
C.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D.维护边疆地区的社会秩序
9 . 1691年,康熙与蒙古各部落首领在多伦会盟,同意喀尔喀与内蒙古一样实行编旗的请求,除保留喀尔喀蒙古原有的汗号外,取消蒙古贵族旧的等级名称。会上对首倡来归者、奏请编旗者等进行了表彰和封赏。这反映了
A.蒙古族同中央政府的关系加强B.民族平等政策得到落实
C.蒙古族原有政治传统开始消失D.蒙古族取得了特殊地位
2020-07-02更新 | 1431次组卷 | 24卷引用:高中新教材同步备课-统编版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11课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自康熙时准噶尔叛乱以来,持续七十余年的西北边患暂告终结。此后至道光初的六十年间,新疆、蒙古没有发生大的变乱。这主要得益于(     
A.清朝强大的武力镇压B.外部势力不再支持西北叛乱
C.西北人民拥护中央政府D.清政府合理的民族政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