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疆域的奠定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高祖李渊在建立唐王朝后不久,便申明“静乱息民”“怀柔远人”的治边思想,其继任者李世民更是宣称“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在此思想指导下。唐王朝形成了以羁磨怀柔为主的治边政策。唐王朝在各边疆民族部落设直羁縻府、州,许其自治(须向唐王朝缴纳贡赋),并在其上设于都护府直接管理,唐王朝在边疆不仅确立了军镇屯戍制度、还大力发展屯田、开辟互市贸易等。唐王朝对边疆民族还采取和亲政策,并通过册封来确定唐王朝和边疆民族“君臣之位”。此外,唐王朝不仅妥善安排入唐求学的边疆民族子弟,向边疆民族颁赐书籍、对于因战乱或灾害而内迁的边疆人民也多妥善安置。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材料二   清朝经略边疆的举措

地域

成就

内容

东南

统一台湾

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渡海远征,郑氏家族战败投降,1684年清朝在台湾设府,隶属福建省。

东北

抗击沙俄

康熙前期组织雅克萨自卫战,1689年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从法律上确定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西北

稳定新疆

平定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1762年在新疆设伊犁将军。清朝在蒙古外地区设盟、旗进行统治。

西南

管辖西藏

封达赖、班禅设驻藏大臣,1793年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以法律形式明确和落实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

改土归流

土官改为流官,强化了清政府对西南地方各民族的管理。

平定三藩

康熙平定三藩之乱(吴三守云南,尚可喜驻广东,耿精忠守福建),巩固统一。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朝治边思想形成的有利条件。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清朝与唐朝治边特点的相似之处的共性,并分析其历史意义。
2024-02-23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元朝由直属中央的宣政院管理吐蕃地区,设置澎湖巡检司管理经略台湾,设立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管理西域等边地军政事务;明朝派遣戚继光等人平倭,设立行都指挥使司等机构管理西藏军民事务,在黑龙江流域设立奴儿干都司控抚东北;清朝收服郑氏后裔并在台湾设府,在雅克萨反击战中打败沙俄迫俄和谈,彻底击败噶尔丹,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在新疆设立伊犁将军,派遣驻藏大臣治理西藏,专设理藩院管理蒙藏民族事务。元明清这些举措的共同点是(     
A.加强了皇权专制B.强化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统一国家D.促进了民族交融
2024-01-31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元明清三朝,缅甸一直与中国保持宗藩关系。元朝军队灭亡南宋后,于1287年成立缅中行省。缅甸蒲甘王朝国王兼任元朝缅中行省的丞相,自辟官属,且财赋不入都省。明朝兴起后,缅甸各王邦部落仍是分裂状态,大多臣服明朝,接受土官封号,成为明朝的“土司”。清朝乾隆年间,清缅战争爆发,最终以缅甸称臣纳贡收场,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

材料二   进入19世纪7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入侵的加剧,东亚宗藩体系岌岌可危。1885年,在经历三次英缅战争之后,英国将缅甸纳入其在南亚的殖民体系和条约体系,缅甸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1886年,中英双方在北京订约,第一条规定缅甸对中国仍守十年一贡之制,但是作为“宗主国”的英国并没有履行这一规定。1887年10月11日,中英《缅甸条约》签订,清缅宗藩关系正式终结,这也是以中国为核心的东亚宗藩体制瓦解的缩影。

——摘编自何瑜、张波《清代中缅宗藩关系述论》

材料三   1950年6月,中国和缅甸建交,但少有往来。朝鲜战争基本结束后,周恩来指出要“敢于在制度不同的国家间实行和平共处”。与此同时,朝鲜战争使缅甸决心按照自身价值观而非大国意愿推行独立的外交政策。中缅的关系改善推动了中国与泰国的接触,也推动了缅甸与苏联和东欧各国之间关系的改善。同时,缅甸力邀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亚非会议,一系列外事活动让周恩来观察到国际关系格局的变化,看到“新中国的声誉是很高的”。

——摘编自梁志《走向和平共处:中缅关系的改善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元代对缅中行省的管理特点并阐述清朝国家疆域奠定的历史意义。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缅邦交体制的变化,并分析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中缅关系加以阐释。
4 . 清朝统治者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疆域观和民族观,如顺治帝在即位之初即遣使拉萨,往迎达赖喇嘛;雍正帝更是强调“有德者可得天下大统”的观点,驳斥了汉族知识分子认为满洲是“异族”,特别指出不论何地何人何种族,都有君临天下的合法资格。清朝统治者这些做法意在(     
A.铲除分裂割据势力的政治基础B.强化君主专制统治的权威
C.树立“大一统”正统王朝的形象D.缓和汉族与少数民族矛盾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