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有史料这样描述17世纪苏州发生的新变化:“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而户纂组,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对这一变化解读最准确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较为迅速B.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的崛起
C.新型生产关系的出现D.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逐步解体
2 . 《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       
A.官营手工业发展很迅速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
C.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D.出现雇佣劳动生产方式
2023-01-14更新 | 100次组卷 | 29卷引用: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统练历史试题
3 . “丝绸之路”是历史上东西方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桥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第二届世界考古论坛上,社科院考古所所长王巍做了题为“汉代之前的丝绸之路”的主题演讲,从考古发现出发,详解了欧亚大陆早期的文化交流。在演讲结束时他指出:“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而是开启了古代东方与西方交流的新时代。即由零星地、断续地、小规模地民间交流转变为大规模地、持续地、官民结合的交流。”

史料
说明史料①:《穆天子传》
记载了约三千年前周穆王西游会见西王母的故事,并有周穆王送给西王母“锦组百纯(匹)”的记录。(穆王与西王母会见的地点大约在今天甘肃、青海和新疆一带)
史料②:甘肃某遗址黄牛骸骨
甘肃地区多处发现的距今5000年(公元前3000年)的黄牛骨骸,被认定为最早的家牛。在这些骨骼中,发现了原产于西亚地区的黄牛DNA,说明这些家畜来自西亚地区。
史料③:俄国阿尔泰地区巴泽雷克墓出土的丝织品(约公元前5世纪)

——据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资料整理

材料二:月港是1617世纪中叶海上“丝绸之路”的启航港。东亚、南亚、乃至世界各地的人们通过月港,进行商业贸易以及社会文化、思想层面的交流,形成了密切的国际关系网络。通过月港的海外贸易,漳州地区率先使用白银,也是国内最重要的进出口港市和海外商品输入中国的中心,实现了漳州地区的国际化。月港时代漳州的经济生产、社会风气、海洋意识与内陆其他地区存在差异。漳州人把握住了近代世界海上贸易初启时代的脉搏,成就了中华文化的海洋文明。

——摘编自林惠玲《月港时代漳州的国际化与地方化》


(1)根据材料一,从史料表现形式角度指出材料①②③的史料类型,并说明“汉代张骞通西域,并非丝绸之路的开始”的理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月港时代漳州地区经济发展在商业领域的表现,分析漳州地区国际化过程中的阻碍因素。
2021-12-03更新 | 12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荆城跨南楚之富,扬部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仞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二   粮食、棉布等主要消费品和棉花、丝等农产原料进入远(或较远)距离的流转,以至占流转量中的首位及前几位,这就使得地区间贩运贸易呈现着明显的崭新的面貌。

——《中国古代商业》

材料三   1788年长途贸易商品价值大约是1.73亿两,占整个市场流通商品价值的近1/2,而当时市场商品的总价值为3.87亿两。

——《剑桥中国清代前期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材料所体现的经济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该现象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描述在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出现了哪些新的发展。
2023-11-26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鄞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顾炎武以考据学著称于世。清代乾嘉考据学尊奉顾炎武为清代学术鼻祖。顾炎武注重对历史现实的揭示,但是他揭示历史真相和考订史料并不是为求真而求真,而是要揭示历史成败兴坏之理。这反映出其思想实质是
A.民贵君轻
B.天人感应
C.格物致知
D.经世致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王世贞称《本草纲目》如人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他主要是指(     
A.李时珍医术高超B.《本草纲目》内容丰富,价值极高
C.李时珍受人尊崇D.《本草纲目》图文并茂,引人人胜
7 . 王阳明提倡的致良知强调“内外合一”“知行合一”。他以“心理合一”变“摄理入心”为“从心求理”,强调人们可以从自己的内心认识天理;以“物我合一”变“以吾心求物理”为“推致吾心良知于事事物物”。据此可知,“致良知”学说(     
A.推动了理学价值追求的深化B.吸取天人观以变革理学体系
C.突破传统儒学价值追求桎梏D.实现了理学求理路径的转型
2023-01-09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期高一上学期期末综合模拟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家喻户晓,其中的故事、场景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下列对四大名著的介绍有误的是
选项作品价值
A《三国演义》中国古典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B《水浒传》为后来的英雄传奇小说创作树立了楷模
C《西游记》表现出要求个性解放、冲破传统思想束缚而积极进取的精神
D《红楼梦》在民间故事和宋元话本基础上创作的一部“说不尽”的奇书

A.A
B.B
C.C
D.D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