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0 道试题
1 . 近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省台州市发现沙埠窑址群遗址.这对于历史研究有重要价值。下列选项中,材料与结论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选项材料结论
A沙埠窑址群遗物堆积丰富,窑场总面积约7万平方米,共发掘考古出土遗物20多吨民间制瓷业竞争激烈
B大部分窑炉斜长70米左右,由窑前操作间、火门、火膛、窑室、窑门、排烟室及窑床两侧的柱础石、护墙等部位构成制瓷技术分工日益细密
C产品面貌和窑业技术与同时期的越窑相似,流行内腹单面粗刻划花,纹样类型为婴戏纹、凤凰纹、鹦鹉纹等;装烧工艺主要为垫圈垫烧、匣钵装烧沙埠窑烧制技术影响越窑
D沙埠窑址群遗址出土的瓷器有碗、盘、盆、执壶、炉、枕、多管器、盏、盏托、瓶、盒等该窑址群瓷器产品种类丰富多样
A.AB.BC.CD.D
2 . 下图为《晚明的全国性市场》,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时期(       

①区域性长途贸易兴盛             ②人地矛盾突出导致粮荒
③太湖地区农业生产结构变化       ④白银大量流入成为主要货币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4-04-09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4届高三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南浔镇是湖丝的主要集散地,兴起于南宋,到明代中后期日趋兴旺,成为“烟火万家”“舟航辐镂”的巨镇。每当新丝上市,“商贾骈集,贸丝者群趋”,既有“乡农卖丝争赴市”,也有“客商大贾来行商”,“一日贸易数万金……”。这可用于说明(     
A.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B.商帮的兴起和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D.经济型市镇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道:“物有贱而必须(需),坐穷负贩。四海之内,南资舟而北资车。梯航(翻山越海)万国,能使帝京元气充然。”这一认识(     
A.阐明了士农工商之间的关联B.旨在批判明朝海禁政策
C.强调了工商业发展的重要性D.根源于西学东渐的影响
5 . 明中期起,江南已开始从长江中游输入粮食,从江淮、华北地区输入杂粮豆麦。清前期,江南每年要从长江上中游输入米粮达上千万石。对此的合理解释是,明清时期江南地区(     )
A.整体经济地位下降B.农业生产模式更新
C.人地矛盾大为缓解D.商品经济发展较快
2024-04-07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预测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15—17世纪,中西方文明碰撞与交流激烈。下列能解释这一说法的是(     
A.“俗嗜酒,马嗜苜蓿……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
B.“诏杭、明、广三州置市舶司,海舶至者视所载十算其一而市其三。”
C.“至二十五年,洋商立‘公行’,专办夷船货税,谓之外洋行。”
D.“番柿……火伞火珠,未足为喻。草本也,来自西番,故名。”
2024-04-05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呈贡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高考班)历史试题
7 . 明朝政府于1558年解禁了山东半岛至辽东半岛的海上航路;1567年松弛海禁,允许漳州府月港的民间海外贸易;1570年以降,在北部和东北地区的大同、张家口、开原、抚顺等地相继开放“互市”,最终形成内地—边境—朝鲜—日本—东南亚的庞大贸易网络。材料最有可能出自(     
A.《闭关政策的渊源》B.《论中国人性质不宜对外之故》
C.《闭关政策历史教训》D.《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
2024-04-04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天津市河北区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明初,吴江盛泽镇是只有五六十户居民的“青草滩”、弘治时期《吴江志》所载市镇尚无其名,到成化年间“居民附集,商贾渐通”、嘉靖年间“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这反映出(       
A.城市化进程依赖商业活动B.商品贸易推动市镇兴起
C.商人活动影响市镇的盛衰D.商品生产决定商业发展
9 . 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全国户口为1065万户,人口为5987万人,中后期人口数最高达1.2亿;清朝人口相继突破2亿、3亿大关,至鸦片战争爆发时已达4.1亿。与明清人口快速增长有关的是(     
A.人地之间矛盾得到有效解决B.外来高产作物的推广种植
C.政府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D.农业生产技术的重大突破
2024-03-27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青桐鸣2023-2024学年高一3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明清时期,南方的苏州府、杭州府、嘉兴府、湖州府等地区出现了“常市”。常市不同于四乡农家周期性赶集的“定期市”,而是每天都有频繁的交易活动。常市的出现反映出明清时期(     
A.城市坊市分区制度的瓦解B.商业贸易网络的初步形成
C.江浙地区商品经济的活跃D.南方经济优势地位的确立
2024-03-2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部分高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