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明清经济的发展与局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明清时期,民间信仰中的行业神崇拜发展最为兴旺。当时,三百六十行都有拜神的习俗,所拜神灵都是流行的大神,如真武、关帝、财神等,也有一些神只和本行业有关,例如鲁班、妈祖等。此现象反映了(     
A.封建迷信思想弥漫社会B.分工劳作不断深入发展
C.经济发展影响社会思潮D.社会主流思想发生转变
2023-06-13更新 | 214次组卷 | 3卷引用: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综历史(火箭班)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明末,市面上出版了《天下水陆路程》《天下路程图引》等一类由商人编撰的书籍,介绍了国内主要的水陆交通要道。有的书后还附有一些诗文,描述商旅艰辛。这反映出当时(     
A.地理知识极大丰富B.商人支持出版事业
C.长途贩运贸易兴盛D.商人社会地位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明朝徽商大贾黄汴撰写《一统路程图记》,是现存最早的商旅交通指南。书中序言提到:因有“水陆路程之设”,遂使“天下仕者知立于朝,耕者知耕于野,商贾知藏于市,行旅知出于途”。该书的撰写(     
A.深受耕读传家理念影响B.反映出长途贩运的兴盛
C.试图打破四民分业现实D.体现出交通状况的改善
4 . 明代小说《金瓶梅》中,西门庆派仆人到京城办事,路费是二十两银子;西门庆家的伙计,每月工钱是二两银子;教弹唱的乐师,每月工钱五两银子;剃头匠给西门庆篦头、按摩、挖耳、给小公子理发,手工费五两银子。上述材料说明(     
A.明代中后期白银已经成为广泛流通的货币B.作为支付手段白银体现了较好的储藏价值
C.粮食作物产量提高铜钱大量兑换成了白银D.商业繁荣发展需要重金属充当流通的货币
5 . 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至乾隆四十年(1775年)的近百年间,中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约为6.8%0,略低于唐宋两代的最高水平。迨至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清朝治下人口约为3.1亿,大大突破了此前历代的人口规模。这折射出清康乾时期(     
A.社会基层治理濒临崩溃B.赋税变革与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C.地方官僚势力恶性膨胀D.经济增长模式实现根本性突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据估算,中国古代人口从西汉末至南宋绍熙年间才实现翻番,历经近1200年;从南宋的1亿人到17世纪中叶增加50%用了450年的时间;18世纪前期至19世纪前期人口则增加160%~170%。清朝中期这一人口发展趋势(     
A.加剧了人地矛盾B.加速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C.推动了科技进步D.提高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与宋代相比,明清的版图更辽阔,商人活动的范围更大。但商人经营和贩运的主要商品是非主要生活资料,且缺少生产资料。一些工商业市镇的产品并不具有优势。土地租佃收益的稳定性使商业资本和封建农业结合的趋势日益明显。这反映出明清时期(     
A.全国统一的商品市场雏形初现B.近代化动力存在不稳定因素
C.手工业生产受到商业资本控制D.雇佣劳动力的市场较为广阔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清高宗实录》记载,当时浙江、江苏、广东的一些地区大量种植桑树,特别是浙江“蚕桑之利甲天下”。这反映出这些地区(     
A.自然经济的解体B.农业经济的衰落
C.种植结构的变化D.抑商政策的废除
10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